醫健:潰瘍性結腸炎 易誤當痔瘡延治恐變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前因潰瘍性結腸炎而辭去首相一職,香港亦有不少人受此病困擾。有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指,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病徵不明顯,不少人會以為是痔瘡或腸胃炎等其他腸道疾病而延誤診治,不但影響生活,多達兩成患者最終惡化至有需要切除大腸;亦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大腸黏膜反覆發炎、潰瘍與疼痛的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屬慢性腸道炎的一種;當中有九成五的病變從直腸開始,一路往上蔓延到乙狀結腸、降結腸、甚至整個大腸。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表示,此病的男女患者比例相若,發病高峰期分別是二十至三十歲的壯年,以及六十至七十歲的老年。

兩成患者需切除大腸

吳指,潰瘍性結腸炎成因未明,有醫學界推斷與多食動物性脂肪、加工食物及壓力有關。此病容易被誤會是其他腸道疾病,最易被誤會是患有痔瘡及腸胃炎。此病會全方位影響患者,除了腸道病徵如腹痛、腹瀉、脫水和血便外,亦會出現非腸道的問題,如發燒、貧血和體重下降,「一般而言,被影響的大腸範圍愈廣,症狀會愈嚴重。」根據過去統計,多達兩成患者最終惡化至有需要切除大腸。

吳指,曾有一名年約三十五歲的女患者,早在廿多歲時發病,惟她對治療有所誤解,且渴望生兒育女,一直不肯用藥,致病情持續惡化,腸臟出現多處傷口,並持續性出血,導致營養不良;五年前,她終於接受藥物治療,病情漸趨穩定。惟不久前,她因工作壓力過大再次嚴重發病,腸臟已出現大範圍病變,將來或要切除大部分或全部大腸。故患病者宜及早診斷及治療,才能減少病情對生活造成的不便及患癌風險。

吳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最明顯的初期病徵是經常急大便,即使腸內沒有大便。他指,嚴重者每十分鐘便因有腹痛、腹瀉感覺要上一次洗手間,曾有個案因失禁,無法從東涌坐地鐵到香港站。

生物製劑可紓緩病情

隨着醫學不斷進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有不同選擇,視乎病情給予口服或塞肛抗炎藥物;亦可選擇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惟吳直言,暫時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斷尾」,患者病情即使得到紓緩,日後仍需注意生活習慣及繼續治療,才能減少復發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