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業追趕電子化官方支援得把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表示,今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結構帶來深遠影響,不少傳統行業為了應付疫情下的新常態,均積極加快應用各種不同科技,如視像會議、網上營商、網上接單和送遞、數碼支付等等,認為電子化、科技化在各行各業均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的電子化及科技化,亦為新行業開啟了契機;惟業界人士認為香港科技滯後,政府支援不足、推動亦不力。

視像會議數碼支付成新常態

陳茂波指出,疫情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除了為舊有營運模式帶來挑戰,亦為一些新行業帶來契機,如視像會議、網上接單及數碼支付等。

陳指有公司研發可實時監察病人身體狀況數據的穿戴式裝置,現已應用於監察隔離病人;又有公司在基因研究中,透過次世代定序技術,研發更精準的癌症監察和治療方法。

需研發系統派錢 足見大落後

此外,陳在網誌中亦提及全民檢測的計劃,指在經濟和社會層面上,有着重要的「溢外效益」。有關計劃找到一些新感染個案,並指及早找出潛伏在社區的隱形個案,可保障隱形患者身邊家人和朋友安全,也減低社區發生二代、三代傳播的風險。陳表示,「溢外效益」並非單從識別出隱形患者的數字,而且是及早找出潛伏在社區的隱形個案,能避免日後放寬限制重啟經濟時,帶來疫情反彈的風險,甚至要再重新收緊各種防疫措施,屆時香港經濟難以真正復甦,市民生活也難以恢復正常。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政府內部的電子化和科技化步伐緩慢,不論是早前向市民派發一萬元、至近日的全民檢測網上預約,往往都要重新研發系統。他認同,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的電子化和科技化,而且相關應用均相當緊貼民生,譬如網購服務、用手機軟件買外賣、在家學習等等,甚至比政府走得更快、更前。他促請政府應把握時機,趁現在的時機,於政府內部、以致各行各業大力推動電子化和科技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