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分清風癩屬性免愈醫愈痕

當身體出現俗稱「風癩」的蕁麻疹,首要搞清楚屬急性或慢性,搞錯屬性隨時愈醫愈痕!常見風癩症狀包括皮膚出現異常痕癢的紅色丘疹,愈抓愈痕,雖會自行消退,卻容易反覆發作。有中醫師指出,如風癩症狀出現逾六星期,很大機會屬慢性風癩,須養陰補氣,從內調養身體,否則會令病情惡化,「大部分患者覺得風癩只是皮膚表面毛病,卻沒想過可能是身體內部失調!」

註冊中醫師邱宇鋒指出,風癩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發病約六星期以內為急性,逾六星期則為慢性。急性風癩多與環境、飲食等外在因素及致敏原有關,治療上大多採用溫燥藥材去「驅風」。慢性風癩多數源於內臟氣血失調,西醫理解為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等相關原因,而在中醫角度則屬「陰虛內熱、血虛生風」,須通過調養身體機能紓緩。

慢性患者睡眠差 需養血滋陰

邱見不少患者因錯辨風癩屬性,未能對症下藥而「醫極醫不好」,他指急性及慢性的病因和治法有相當大分別,若慢性風癩錯用治療急性風癩的方法,或會因驅風藥的藥性較辛燥,導致病情加重。他又指慢性風癩患者大多是睡眠質素及情緒差所致,因痕癢感會由黃昏時段起加劇,「由下午開始痕,痕到睡不着」。他舉例有一名年約四十歲的女患者,風癩病情每到黃昏至晚間就逐漸加重,到早上紅疹自然消退。她容易緊張煩躁,睡眠質素欠佳,中醫辨證為陰虛血燥,因陰血不足而生成內風。治療上要養血滋陰,內服藥方包括知柏地黃丸、酸棗仁、麥冬及白芍等。患者經四星期治療後,風癩未再發作。

金銀花清熱 水煎外敷紓痕癢

除了內服藥物,不少患者或聽信民間偏方,如以蘋果醋及生薑外敷等。邱指出,上述方法沒特別作用,反而更易刺激皮膚。若要紓緩痕癢,可用具清熱作用的中藥如金銀花、菊花、荊芥、薄荷及土茯苓各廿克,水煎外敷患處。邱提醒,外用藥只能暫時紓緩不適,當患者全身出現風癩就建議配合內服藥物,以免耽誤治療。記者林希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