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五年半,市民為求有瓦遮頭,一家幾口瑟縮在數十呎劏房的慘況屢見不鮮。社會服務聯會位於深水埗南昌街樓高四層的組合社會房屋,歷經三年後終於落成,因應疫情已改裝喉管,希望住戶安心。首批幸運兒下周一入伙,較原定計劃遲個半月。八十九戶家庭終於有個安樂窩,社聯透露獲安排入住的大多是單親家庭,負責管理的東華三院將推行多個計劃,增進鄰里關係。
南昌街的組合屋外牆色彩斑斕,六十八個「貨櫃」間隔出八十九個單位,為劏房戶帶來曙光。踏進示範單位,簡約的傢俬打造出時下流行的日系文青風。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說,有本港家具企業為住戶挑選合適的家具、擺設,而賽馬會將津貼他們購買,三人單位將獲四千元資助、二人單位為三千元,住戶亦可用津貼買二手傢俬。
黃又說,因應早前爆出去水渠播毒疑雲,已將喉管由U型隔氣彎管改成W型。不過,組合屋與大街僅數米之隔,底層住戶的一舉一動,路人一覽無遺,社聯表示將與租戶一起裝飾住宅外的鐵絲網,增加私隱。東華三院上周已完成抽籤揀樓,將於下周一至下月底,分四批入伙。社聯將以綜援租金津貼,或住戶入息四分一釐定租金,下限為每月六百元。黃表示明白疫情下,租戶收入或大跌,若有經濟困難,可向東華三院提出,以便社聯提供協助。
承建商去年四月入場平整地基,至十二月在佛山大量生產俗稱「盒仔」的組合屋,經陸路運到本港,首個「盒仔」去年底進駐南昌街,在短短半小時內便裝嵌好。黃形容首間房子「出生」之時,團隊相當興奮,惟他慨嘆,原本預料整個工程只需一年時間,怎料疫情來襲,內地廠房遲遲未能復工,「盒仔」兩、三個月後才交齊貨,最終延至今年四月底完工,屋宇署七月才批出滿意紙,比預算多出三個月。記者林穎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