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陸路客運業求生存 要求政府撥兩億資助

【本報訊】疫情持續,各行業均山窮水盡,跨境陸路客運業界昨稱,自政府封關至今逾半年,司機都是零收入,而今仍未見疫情放緩,要求政府盡快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撥出兩億元支援業界。業界人士形容,兩億元資助只是求生存,冀疫情能早日結束。

封關逾半年 司機零收入

為遏止新冠病毒蔓延,政府於二月初起關閉多個陸路口岸,減少跨境人流。議員易志明指出,是項措施重創跨境客運業,業界收入斷崖式下跌至零。雖然政府先前已透過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向跨境巴士司機發放補貼,但封關至今已超過半年,補貼已耗盡,加上第三波疫情爆發,相信短期內各口岸難以開通,業界生計岌岌可危。大部分營辦商已面臨財政危機,如沒有政府進一步支援,倒閉潮是如箭在弦。

中港澳直通巴士聯會副理事長陳宗彝表示,業界有超過一千五百部大巴和約六百二十部小車,現在並無生意,大巴卻仍然需要平均每月負擔五萬元固定支出,包括租金、保險費和維修保養費等,希望政府撥出兩億元資助,讓業界能至少支撐多兩至三個月,直言「只係想吊命」。

港粵直通巴士協會張劍平則稱,業界一直等待開關日子,惟至今仍未見起色,「欲哭無淚,看不到前景!」此外,有業界代表希望各項收費及牌照費可減則減、可免則免,又希望政府延長保就業計劃,並納入六十五歲或以上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員工。

另外,經民聯多名議員昨提出多項紓民解困建議,包括要求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補漏拾遺,並設立失業援助金,每月不少於八千元,期限為六個月,又要求港鐵延長票價優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