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販毒拘41人5未成年

「多啦A夢」改圖招買家,四十一男女涉社交平台販毒被捕。受疫情影響,傳統販毒途徑如酒吧等不能正常營業,疑有毒販因此轉向網上平台售賣毒品。近期網上社交平台流傳大量有關吸食大麻等毒品的資訊,部分更附有賣家聯絡方法及明碼實價,並以卡通人物「多啦A夢」改圖作招徠,吸引年輕人,情況令人擔憂。警方由本年六月開始,展開代號「冉霞」的反毒品行動,根據線報及經深入調查後,派員「放蛇」佯裝買家與毒販聯絡,並於本周二至本周四,採取一連串拘捕行動,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拘捕卅四男七女,被捕人士中有人未成年,亦有人有黑幫背景,檢獲市值約一百卅二萬港元的毒品。

被捕的卅四男七女(十四至四十五歲),共涉四十八宗「販運危險藥物」案件,當中包括五名未成年中學生及兩名大專生,另外有十八人報稱無業,部分人互相認識。被捕人士中,部分有黑幫背景,兩人曾涉及去年反修例示威中的「刑事毀壞」案件,其中一名被捕男子已被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已於昨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其餘男女已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自今年六月開始,留意到不法分子利用香港人常用的網上社交平台,例如Facebook、Instagram及Telegram等,發放大量有關吸食大麻的資訊,該些平台流傳大量與大麻有關的關鍵字及術語,單單在Instagram上搜尋「hkstoner」的關鍵字便有超過五千個貼文,令市民易於搜尋。而部分社交帳戶中,更寫有「面交」字眼、賣家的聯絡方法、大麻價格等資訊,公然販賣大麻。在Facebook上,只要搜尋相關的關鍵字,就能找到不少與大麻有關的群組,該些群組內有與大麻相關的資訊,且有捲大麻煙的教學。

群組參與人數達數百人

此外,警方亦留意到有毒販開設Telegram群組以接觸買家,令該群組成為一個販毒平台,其中有群組的參與人數高達數百人。群組中售賣毒品的資料十分詳盡,除了會列明價錢外,亦會介紹大麻的來源地、品種、吸食效果及相關服務等,有人會在群組中邀請其他人一起吸食大麻,更有人利用卡通人物「多啦A夢」的改圖,企圖降低青少年對吸食大麻的戒心,並營造出「好玩」、「潮流」等感覺。

有見及此,警方展開代號「冉霞」的打擊毒品行動,經深入調查後,鎖定超過卅個社交媒體帳號,透過派員「放蛇」喬裝買家,與賣家聯絡佯裝交易,並聯同港島總區刑事部等單位作突擊搜查,在行動中拘捕有關人士。警方亦檢獲約五點一公斤懷疑大麻草、九支大麻油、約二百六十四克俗稱「K仔」的懷疑氯胺酮、約十四克懷疑「冰」毒、約二百粒懷疑搖頭丸,以及一批毒品包裝及吸食工具,檢獲的毒品市值約一百卅二萬港元。

青少年吸大麻急升48%

警方表示,暫時調查未有發現集團式販運大麻的情況,不排除案中的毒品如其他案件般,由加拿大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經水路運入本港,惟毒品確實來源有待進一步調查。另外,警方指出本港吸食大麻有年輕化趨勢,去年廿一歲以下青少年吸食大麻人數,較前年急升百分之四十八,警方將採取針對性執法行動,並與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等部門合作,聯絡社交媒體公司,將相關吸食毒品資訊刪除,亦會加強與學校及家長合作,呼籲父母師長留意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警方強調,「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最高可被判處終身監禁及罰款五百萬港元。由於近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販毒途徑如酒吧等不能營業,估計有毒販因而轉向網上平台售賣毒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