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故步自封阻礙抗疫

「人類已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世衞總幹事譚德塞談及新冠肺炎疫情時,發出如此感嘆。的確,疫情改寫了人類生活習慣、出行模式,幾乎生活中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到防疫問題。疫情下的香港,除了凸顯港府抗疫無能、部分港人罔顧公德,筆者更覺本地電子貨幣十分落後,帶來諸多不便。

鈔票是播毒媒介已是毋庸置疑,台灣有食肆收銀員疑接觸有毒鈔票後染疫,專家更指病毒可在鈔票存活四小時甚至更久。然而,目前本港接受電子貨幣的商戶以連鎖店或大公司為主,食肆也是一樣,屋企樓下的茶餐廳大多不接受電子貨幣;街市買餸則更麻煩,主婦必須掏出鈔票給檔販找贖,尤其是近日街市成為爆疫重災區,甚至有大量老鼠出沒,實在不由人不擔心。

搭的士同樣不方便,本港已有多名的士司機確診,乘客心慌慌,下車付款又難免透過找贖跟司機有接觸,而且司機一樣擔心乘客有播毒風險,倘改為電子付費,對抗疫也有幫助。很可惜,的士安裝八達通恐怕到了二○四七年都不會實現,皆因的士司機乃自僱行業,每天賺取的車資直接落袋,電子付費對其當天收入造成影響。問題是,疫情肆虐,為己為人,的士行業實有必要改革,何況就算沒有疫情,過去亦經常出現司機找少一角幾毫而引起乘客不滿。每個行業都要進步,偏偏的士業數十年如一日,難怪Uber甫興起即造成極大衝擊。

說到底,電子貨幣落後不獨是個別行業的問題,而是整個香港的問題。回歸至今,香港的電子貨幣依然以八達通和信用卡為主,支付寶早在○四年已在內地推出,香港直到近年才開始有人使用,「PayMe」也是近年才流行,相比內地遲了豈止十年。歸根究柢,整個香港由上到下都有一種不思進取、故步自封的惰性,只看到眼前一方寸的事物,早就不知人間何世。疫情改變生活,香港是時候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