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微塑膠無處不在,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研究團隊發布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本港沙灘收集的微塑膠中,有一成微塑膠呈三角形,至少有一邊被削得比中心薄,推斷可能是動物咬噬留下的痕迹,反映動物或是造成微塑膠的原因之一。張指出,當塑膠變成體積更細小的微塑膠再處理就為時已晚,呼籲各地政府必須源頭減廢,阻截塑膠進入環境。
張肇堅研究團隊於一七年十二月至一八年三月的旱季時間,走遍本港十一個沙灘收集微塑膠,再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和分類。研究發現,所收集的微塑膠中,有一款形狀獨特,整體呈三角形,至少有一邊被削得比中心薄,這類塑膠佔整體微型碎片約一成。研究團隊根據形狀稱之為TTF(Trimmed-triangular fragments),並且把它們獨特的邊緣比對魚吻,發現可能是動物咬噬留下的痕迹。有關研究報告已於六月在科學期刊中刊登。
張指出,一般而言,塑膠要變為微塑膠,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透過化學分解形成碎片,二是人類製造個人護理及美容產品中所含的微膠珠,而是次研究發現,動物的咬噬或是造成微塑膠的第三個原因。他續指,微塑膠體積細小,清理非常困難,促請政府應從源頭杜絕塑膠產生,才能長遠解決問題。
同樣關注塑膠問題的環團「綠惜地球」也有在社交平台上轉載相關研究報告。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表示,曾在六月到鶴咀灣做淨灘實驗,即以瓶子在沙灘上打撈沙石,但竟發現所打撈的全是發泡膠粒、膠粒、瓶蓋和打火機,沙土卻無幾。
劉祉鋒指出,由實驗可見,本港塑膠問題嚴峻,擔心在七月禁堂食措施後,外賣棄置塑膠餐具將加重環境問題。他促請政府在推出防疫措施的同時,也要加強「走塑」的宣傳推廣,避免加劇本地的塑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