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棄高薪厚職 伴過度活躍兒跨障礙

【記者李浮南報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養育患有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孩子更不容易。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早前舉辦第一屆傑出ADHD大使,選出三位照顧者,他們均以過來人身份,證明縱使有挑戰和迷惘,總能跨過障礙,找到與孩子相處之道。其中一名大使甘願放棄高薪厚職,當上全職爸爸,決心與兒子同行。

呼籲家長勿諱疾忌醫

原在跨國保險公司任職首席營運總監的徐嘉輝,兩年前決定辭職,全職照顧十一歲的ADHD兒子,更特意到港大進修相關的碩士課程。他憶述當時向上司辭職時,指公司會找到人取代他,但兒子只有他一個爸爸,故在妻子支持下,決定全天候照顧兒子。徐指兒子二年班時被教師懷疑患有讀寫障礙,但看醫生後確診為ADHD,他以往因不明白兒子為何在學習能力差勁,更大動肝火責罵兒子,如今悔不當初。他認為,辭職後最大改變不是兒子,而是他自己,學懂了包容和體諒,如何與愛兒同行。

另一名大使王偉堂,其患有ADHD的十六歲兒子接受治療前時常難以集中精神做功課,王曾發現朋友的子女有ADHD迹象,力勸盡快檢查,朋友卻不讓兒子看醫生,將他送往外國讀書罷了,呼籲家長不要諱疾忌醫。家庭和職業兩兼的羅凱欣,因兒子無法「坐定定」多次被老師投訴不集中停課,影響自己情緒和工作,直言:「收到電話就好似計時炸彈咁。」幸兒子轉校後學習後變得開心。

六至九歲黃金治療期

協會指,上述個案開展藥物治療及行為治療後,不論是孩童的學習情況,以及雙方情緒關係均有明顯改善,又指六至九歲為黃金治療期,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呼籲家長盡早帶子女求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