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國家防災力強 挺過長江汛情

正當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的來襲,又遇上長江特大汛情,但種種天災沒有將群眾壓垮,民眾反而懷着比以往更大的自信面對逆境。由衷祝福國民能安然度過疫症與汛情的挑戰。

網上流傳一種不科學的論調,指庚子之年的中國必然是多災多難。看看過去的歷史,一八四○年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割地賠款簽下不平等條約,是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一九○○年義和團事件,終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而一九六○年國家正經歷「三年困難時期」,農業生產受到巨大考驗。又一個六十年的庚子,對比數年前發展的勢頭,沒有人敢幸災樂禍說道今年是個好年。

年初,武漢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排兵」,為全國乃至全球爭取更多時間,制訂更合適的防疫策略。也是基於當地群眾的付出,犧牲春節回鄉度歲的時光,以及謹守各項封城的限制,內地疫情也因而迅速得到控制。有人說武漢是英雄城市,湖北是中國的模範,也是有相當的道理。

持續降雨 百年一遇

在當地疫情稍有緩和之際,今年夏季長江流域卻迎來特大汛情,七月以來的降水量均超出往年水平。在過去一個月內,武漢、張家界、九江等多個沿江城市,有超過二十天的持續降雨,受影響民眾將近四千萬人,亦有二百萬人口需要暫時轉移。面對如此境況,有人對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提出質疑,甚至指摘大壩增加上下游澇災的風險。不過,內地多名專家均一致指出,若然沒有三峽大壩調控中游水位的功能,遇到今年「百年一遇」的降水,必然會有更嚴重的災情。

的確,對比一九九一年華東水災來說,今天的中國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三峽大壩的落成啟用,長江沿岸城市的防洪能力得到根本改善,各地機關亦可有條不紊地協調排洪工作,而大部分民眾更只需安在家中待災度災。回想當年的情景,解放軍組成「人肉長城」抗洪,以赤手雙拳代替大型機器修築堤壩,彷彿已是年代相當久遠的事物。取而代之是現代防災的管治,以衞星監測宏觀氣象,在地物聯網精算洪峰走勢,而官民更有協作各種預案,才換來今天民眾的安全。

二十多年來,國家防災及綜合能力明顯改變,反而香港市民對家國的情懷卻沒有因而提升。華東水災那些年頭,記得本港電視台舉辦一連串籌款活動,演藝各界人士團結一致勸募捐輸,種種場景也算是當年的集體回憶。相反,今天在港部分人士將「反中」掛在嘴邊,非要割裂內地與香港關係不可。就算香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檢測能力不足,需要內地相關機構提供協助,反對人士也硬要說成將港人資料外洩至內地,實在令人相當惋惜。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內地汛情終歸會如疫情般過去,最終我們也能跨過今年的逆境。就像祖國發展勢頭是不會改變,亦沒有外力能阻擋,下一個庚子之年更會有新一層階的風光。屆時驀然回首,我們會記得今年長江沿岸的人民,以及全國上下抗疫防洪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