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重臨重創各行各業,本港旅遊業經歷史無前例的冰河時期。本報記者走訪多個旅遊熱點,發現小店及排檔十室九空,小販大嘆生意急跌九成半。政府雖向每名持牌小販提供五千元現金資助,不少小販坦言作用不大。有議員促請政府對旅遊區排檔小販增加額外現金資助,支援他們渡過難關。
每年端午節,赤柱都舉辦龍舟競渡,惟今年因應疫情取消,以往人頭湧湧的赤柱市集人流變得稀少。日前周末圍繞市集約一百六十多個商舖和攤檔中,有近六十間拉上鐵閘未營業,部分貼上招租告示,佔總數約三成七。有兩間售賣油畫和服飾的店舖將結業,進行減價促銷,惟在場選購的顧客不多。
「以前端午節,赤柱有幾萬人入嚟,啲人要逼住咁行,依家得番十分之一。」經營服裝店的潘女士表示,其主要客源為外地旅客,惟訪港旅客大減,生意額大跌九成,訪問前一天更是零交易;她促請政府參考澳門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帶動零售業。在赤柱市集售賣泳衣的馮小姐亦指,炎炎夏日市民外出要戴上口罩,影響消遣、游泳的意欲,近期生意額只有不足三成,「每日幾乎都係燒緊銀紙」, 她坦言如果情況持續,會考慮結業。
旺角女人街近二百五十個排檔中,有逾六成未有營業;以往水洩不通的通道現時暢通無阻。部分空置排檔疑被外來小販進駐擺賣,或被鄰檔的貨品侵佔。雖偶有外傭駐足排檔,卻是旺丁不旺財。以夜市聞名的油麻地廟街亦是遊客必到景點之一,本應暢旺的假日晚市時段卻顯得格外冷清,即使在禁晚市堂食前,約一百五十個排檔中,只有三分之一,約五十檔營業。
每名合資格的持牌固定攤位小販及流動小販,可向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轄下的持牌小販資助計劃,申領一筆過五千元的資助。惟不少小販負責人直斥,資助作用不大。「五千蚊有鬼用咩,半個月開支都唔夠冚。」於廟街售賣紀念品的陳先生和在女人街售賣遊客服飾的周女士不約而同指出,他們此類「朝行晚拆」的小販營運開支甚高。每月要花費逾萬元租用貨倉擺貨,另加二千五百至三千元僱用工人搭建和清拆篷頂。
周指部分檔主為節省搭篷成本,近期以「推車仔」或「擺地攤」開檔。「依家完全冇遊客,生意少咗九成半,開嚟都冇用。」她只會在星期六及公眾假期開檔,冀吸引休假的外傭光顧。二人希望政府能向旅遊熱點和「朝行晚拆」的小販提供額外支援。
內地團必到的灣仔金紫荊廣場人迹罕至,日前記者到訪,全場不足二十人,以往要「搶生意」的有牌和無牌攝影檔均未有營業。遊客幾乎絕迹的尖沙咀碼頭,售賣飲料和雪糕的流動小販洪先生坦言,近月生意大跌九成,農曆新年至今只開檔三次。由於他沒有強積金戶口,不符合保就業計劃的申請資格,只能用積蓄勉強支持生活。
議員邵家輝指女人街和廟街的排檔沒食環署提供的「屋仔」形鐵盒儲存貨品,要額外付數千至一萬元租倉,即使不開檔也有成本,加上主要客源為遊客,疫情下生意大跌九成多,他早前去信政府盼當局對旅遊區排檔增加額外現金資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食環署回覆指,「持牌小販資助計劃」共接獲五千八百多宗申請,獲批核的申請有近五千三百宗,涉及金額逾二千六百萬元,已於六月完成發放。此外,政府去年八月亦宣布一系列撐企業、保就業措施,包括豁免為期十二個月的小販牌照及使用固定攤位的費用,以減輕業界應對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經營壓力。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