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香港某份報章一連上載幾段推廣粵語措詞的視頻,但卻用上「戒匪語」作為標題,直指香港人不應受到內地官方及民間語言所影響,實在令人相當遺憾。事實上,我認同粵語文化是需要保護,但不應存在不必要的排外情緒,因而損害內地與香港群眾之間的感情。
首先看看「匪」字背後的意思和含義,就會知道該報章措詞是別有用心。於冷戰時期,大陸和台灣的執政者均以「匪」稱呼對方,用以貶低雙方合法性而達致宣傳的效果。只是現在已經時移世易,兩岸關係亦脫離過去零和對弈的緊張局面,對話均以「九二共識」作為指導性原則,而以「匪」稱呼對方的時期更是一去不返。至於香港該報章以「匪語」形容內地的中文措詞,做法當然是「匪夷所思」,既不尊重內地群體的同時,亦欠缺了傳媒應有的專業操守,無非就是要掀起本地的排外情緒。
與此同時,香港部分人士近年指摘內地所使用的簡體文字為「殘體字」,充滿挑釁不屑的意味,而忽略內地推行簡體字所帶來的實際好處,就是大幅度提升識字人口,亦有助中國語言走向國際。此外,他們亦忽略其他地區如星馬華族,均是使用簡體文字作為書寫媒介,一味帶着仇視內地的情緒而作出無謂的批評,只會顯出他們心思異常狹隘。
事實上,不同地區的語言沒有高低水平之分,只有其能否有效地表情達意的差別。翻看該報章所發放的數段視頻,指香港本地人不應用「優化」、「重中之中」或「上馬」等內地官方新聞用字。不過,粵語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語言,令其固定在某個時空不變是不切實際。相反,一種語言能夠不斷吸收新的事物而有所發展,反而更會豐富其內涵及生命力。
試想想,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滾滾長河,當中又成功引入多少的外來字?就如現時所說的「剎那間」、「一瞬間」、「須臾間」,就是中古時期借自梵文佛教經義來形容時間。
又如近代西學東漸時期,部分現代社會所出現的詞語,像是「經濟」、「政黨」、「法團」等,均是借鑑日語而引入的漢字詞語。換一句話,我們是根本沒有辦法又或沒有需要,拒絕外來用字來影響語言本身的發展。
即便是香港地方所用的粵語,我們又是否多年來長期一成不變呢?在今時今日的環境中,若然本地人說話像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格,甚或似足老派演員的用字,只會讓人覺得突兀、詫異。當年的電影會用上許多廣東歇後語,就如「鐵木真打仔」指「大汗耷細汗」;「壽星公吊頸」指「嫌命長」;「墳場傳教」指「搵鬼信」等,在今天日常對話中也是甚少出現。
我只想說,粵語文化是值得保留及保護,但不應是建基在貶損任何語言之上,必須以求同存異的態度接受新的事物。在近代史中,廣東文化圈一直是中國開放包容的代表,因而塑造出我們今天的自信,而香港部分人士近年卻反其道而行,實屬是可悲及自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