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互認健康碼一直只聞樓梯響,港版健康碼首階段更可能只限粵港互認,不包括澳門。澳門特首賀一誠日前卻指出,一直就通關安排與內地及香港密切溝通,澳門與內地健康碼互認順利,港澳兩地的技術部門近期亦正進行測試,運作基本良好,盼下月有「好消息」。澳門和內地互認順利,言下之意即是香港這一邊「卡住」;更別說每周名額只有二、三千個,遠遠不足以應付需求,以港府辦事之拖拉,三地要全面互通,簡直遙遙無期。
這樣說絕非無的放矢。筆者再收到讀者來函訴說通關無期的失望。讀者是中港貿易商人,已三個月不能往返內地,業務陷於停頓,生計大受打擊。由於沒有在內地設廠,並不受惠於工業貿易署豁免在內地從事生產作業的港企接受強制檢疫的申請機制,質疑即使健康碼推出,可以申請的「商務群組」並不包括無設廠的港商,認為港府應採取內地的四級科學防控級別,統一標準加快通關,不可謂無道理。
的確,香港早就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規劃之內,廢官開口閉口三地融合,惟講一套做一套,實際上設下重重關卡。正如該讀者批評,內地健康碼行之有效,既嚴謹又便於追蹤,為何香港還要另搞一套?單是檢測費用高昂已為人詬病,何不採納內地統一採購試劑檢測的做法以節省成本?內地和澳門的檢測費用頂多二、三百元,只有香港「高人一等」,不是為有錢人服務是甚麼?不是自絕於大灣區又是甚麼?
說到底,港府廢官大都是港英餘孽,想法跟洋奴漢奸並無二致,卻又不敢明目張膽拒絕執行旨意,惟有陽奉陰違。回歸廿三年,香港亂足廿三年,問題癥結正正在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質變味,中央根本無人可用,每次皆所託非人。要徹底解決困局,「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定義必須因時制宜,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