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美國助港

美國排華,對中國是一個大衝擊,反映中美新冷戰逐步擴大。然而,這對中國的發展未必是壞事,正好糾正過往親美、崇美帶來的體制破壞和過度依賴。而對香港而言,也會帶來意想不到額外的好處。

一是在美國上市的二百多個中國概念股會撤退,可以全體回到香港再上市。現時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大企業已在香港上市,美國立法徹查中國概念股,餘下的中國概念企業即使不情願,也只能全面撤到香港。香港以往只是內地A股的非正式第二板,有了這些從美國撤退的,香港股市可大大擴容,與內地的上海、深圳並駕齊驅了。

香港股市的性質進一步改變,本地股佔的比重大減。憑藉這批從美國撤回的中國概念股,將可吸引大量的國際資金參與香港股市,也可藉此與內地股市、海外股市打通,變成最大比例的中國企業股票上市的市場,超越上海、深圳,加固香港作為中國,也同時是亞洲、全球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與倫敦、紐約競爭,扭轉近年被新加坡力壓的劣勢。

這可以說是香港金融業大翻身、大發展的良機,也是香港可以倣效倫敦,依傍金融中心發展相關知識產業的黃金時機。這便拜中美之爭所賜了!

二是美國為了打擊中國的發展,不惜禁制兩國的學術、科技交流,抑制中國內地學生往美國留學。尤其惡劣的是,用各種不合理手段驅趕留美的華裔科學家,形勢有如納粹掌權前後,驅趕迫害猶太的科學家。

當年從德國和歐洲其他地方被趕的猶太科學家、學者,結果是到了美國,一下子把美國的學術與科研水平,從遠遠落後於德國和歐洲的地位大大提升,奠下了美國其後科技大國的基礎。

今次美國驅趕華裔科學家,最大得益的是內地,而香港亦可從中分一杯羹。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勝於內地,從美國回國的華裔科學家可能在生活、文化方面更適合轉移到香港。香港政府出資出力,還可獲中央政府的支持,在香港建立先進的學研中心,廣納華裔學者和科學家。

香港可從三方面推動:一是擴建本地公私大學;二是讓內地科研機構來港設分支,特別是成立國家實驗室;三是與國外友好國家合作,例如歐洲諸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日本、南韓,在香港創建聯合的科研機構,使香港在金融國際化外加添科技國際化,自由港不再單是購買奢侈品,而是科研等各方面的知識的自由交流地。美國制裁中國,結果便會造就香港朝科研知識型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