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教育回歸

在殖民地之後的教育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教育從來都不是客觀中立,必然帶有一定的立場。立場是以國家、社會的大利益為依歸,其中還有尊重歷史現實和多元的要求。尊重現實便不能以任何理由來作假,多元化的信念是建基於包容和創新變革的原則。教育是把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接起來,承認和認識過去,進行反思,與當前比較,分辨優劣,從此作未來發展的構思、規劃。

教育是百年樹人,是長期的過程,靠的是不停地反覆思辨和實踐,潛移默化,形成社會的共識和共同價值。

具體落實在香港回歸後的現實,從殖民地回歸中國,主體價值便應轉變,要去殖民地化。不一定是全盤否定,但至少與回歸後中國的主體認同不能有所矛盾,不能再以英國殖民主義的歷史觀、價值觀主宰回歸後香港的教育。相反,要從中國人的立場認識中國的歷史與近代的變遷,確立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清洗殖民因素,建立制度創新的「一國兩制」的認識與探索,尋求更好的香港社會發展。

遺憾的是,回歸後並沒有進行去殖民地化的行動與反思,把殖民地在中英談判之後的整套教育承繼下來。最典型的是以英語教學為上,貶低母語教育,使殖民地英語教學所附帶的英國殖民地文化繼續主宰香港的教育。而全民教育,包括擴大大學教育的作用,變成把殖民地英語文化從回歸前的精英小範圍擴展至全社會,進一步排斥立足於中國根本的教育。就連回歸前的左派愛國教育體系也英語化、被殖民地主流教育體系在回歸的新環境下西化了,向洋教會的精英學校靠攏。回歸前反殖民地教育的因素在回歸後全然消失。

在教育的主體思想、大方向還是沿着殖民地時代的傾向,回歸之後進行的教育改革,把傳統的科目課程顛覆,校本主義以至商品化、企業化的發展等,都是加強了香港教育脫離「一國兩制」的主軌道。曾蔭權之大力推動國際學校,引進外國中學、大學在香港設分校,也同樣是迫使香港的教育體系英美化,壓縮任何不依從的學校的發展與生存空間。

回歸以來二十多年的教育,從對社會影響效果而言,比殖民地時代更大。因全民教育的作用,積二十多年的培養,香港學生以至年輕教師都變成去中國化的產物,倒轉了香港的身份認同。在外力介入煽動策動底下,便有這年頭的港獨反中的社會運動。香港回歸後的教育是始作俑者。

香港的第二次回歸,重心應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