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地攤經濟

內地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幾個月的折騰,開始面對恢復經濟的問題了。

疫情令全國生產停頓了一段時間,雖然在位者有心有意,但要全面恢復談何容易,就算工人都回到廠房上班,然而材料供應可能有阻滯,部分供應商可能復工困難、原料不足,影響了下線生產。歐美不少國家疫情未過,經濟衰退表象浮現,失業率高企,人民消費力大減,疫症前的訂單是否仍然有效?能否付款正常?環環相扣,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當然受到影響。

面對復工率不足,經濟不前,可能出現大量失業現象,總理李克強在上月兩會後提出「地攤經濟」構思,呼籲大城市的領導開放思想,容許市民設立臨時攤檔經營零售生意,好得點收入渡過難關,也有助解決大量失業問題。豈料構思提出後響應熱烈,各大城市紛紛倣效,地攤經濟一片火紅,到處可見,甚至引為創造就業機會的靈丹妙藥。

內地出現一些網上輿論,指地攤經濟的構思不切實際,創造的其實是低收入的臨時工作崗位,對農村流入大城市的農民工可能有一定作用,但並非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節。地攤經濟對城市管理衞生也帶來不良影響,地攤聚集減低道路暢通,吸引大量人流,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地攤空間分配和營業時間需要管理,市集結束後要處理垃圾,清理街道,這都加重城市管理當局負擔。當然,也有城市把地攤經濟化作有閒階層的嘉年華,杭州市便出現了以擺地攤為名、騷名車為實的「地攤經濟」,甚具反諷意味。

天子腳下的北京市有官員率先提出異議,認為北京不宜提倡地攤經濟。其實,北京城一早已有好幾處著名的街頭小吃街,如王府井小食街、簋街(東直門內餐飲街),都是北京的旅遊打卡去處;潘家園舊貨市場至今仍然運作,也出現了不少銷售舊家具、古玩和玉石的大商戶;昔日的燕莎商場曾經是冒牌名牌小攤販雲集之地,市政府花了不少氣力,才把這些地攤收拾,搬進多層商場經營,納入管理範圍。其實清末民初,北京城內的大柵欄、天橋、東安市場等地,不也是攤販林立,成為小市民的消費去處?

可見地攤經濟古已有之,一向是正規經濟體系外的調節活塞,問題在城市管理當局是否懂得其作用,應鬆則鬆,應緊則緊,既維持市容秩序衞生,也方便市民在經濟衰退時自食其力,不致成為社會負擔。內地網上社交媒體,很多人轉發一條對擺地攤的政府政策不確定性的諷刺:「需要你的時候是萬眾創業,不需要你的時候就是有礙市容。」話雖不中聽,卻值得施政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