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侵襲全球,香港的抗疫成績不俗,世界上要數頭幾名防守最好的地區,咱們肯定榜上有名。不過,大部分人認為香港成績突出,是歸功於市民懂得自救,不是管治班子的功勞。這種講法當然有一定道理,但一碗水要端平,香港遇上好事時,就歸功於市民,然則,碰上壞事時,市民是否也該負上責任?
過去,要數香港的頭等壞事,就是年輕人置業困難,不少人認為,很多對政府的怨氣都是因這個問題積下來。按這種思路,抗疫成功,是市民的功勞;置業困難就全是政府的責任。有功勞就歸於自己,有責任就甩給別人,便是今日很多香港人的心態。
其實,香港從來「上樓」都不容易,在殖民地時期,四處山頭都是木屋,一家三、四口住板間房的現象不知凡幾。只是當時不少港人有志氣,不會事無大小都諉過於政府。要置業的,就努力工作,正職不夠便找兼職,有些人甚至有兩、三份正職,平素則省吃儉用,積得一塊錢是一塊錢。哪像今日部分的年輕人,一面嚷着要置業,一面不停花錢外遊,正職收入不足,又不另找辦法,公餘還要花時間去堵路和去做反政府文宣。這樣一來,難道房子無端端會從天上掉下來?
昔日的香港人更不會逢政府必反,管治班子要在哪兒建屋,指頭指到哪裏,工程便開到哪裏。今日卻不同,政府有心覓地,但有無數的區內居民、環保組織、政治壓力團體層層阻撓。棕地、農地、填海地、郊野公園地,全部都有人說動不得。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政府建屋難,有過半數責任都該怪在反對者身上,但反對者只消跑出來做一、兩場政治騷,往往便得到大量市民支持。到頭來,房屋供應不足,市民又將責任怪到政府頭上,總之政府點做都係唔啱嘅,你話死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