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我光顧多年的酒樓在反修例運動期間結業,新經營者月前在原址開業,我上周去吃了一頓飯,當天雖然不是母親節正日,按理也應該有不少賢孝子女會相約父母飯敍。但酒樓的座位只坐滿七分之三,場面頗冷清,跟以往有天淵之別,侍應們、鄰桌客人們都在慨嘆市道艱難。
該酒樓位處商場之內,我尚未吃完晚飯,反修例示威者已開始在商場內舉行「和你唱」活動。到我離開時,其他商舖已紛紛關門,員工提早下班,商場內擠滿的,就只有示威者、警察和記者。商戶這一晚的生意,看來又大部分要泡湯了。
筆者素來不欣賞「黃絲」群,主要不是基於政治理念,而是他們為求達到目的,往往罔顧別人的需要和感受。這種自私的「民主」,不可能迎來理想的社會變革。
反修例風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使香港經濟遭遇數十年少見的困局,情況比二○○三年沙士時期更嚴重。由連鎖集團到小商舖都經營困難,正出現連環結業潮,不少員工朝不保夕。好不容易盼得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乘着母親節的消費熱,讓商戶可以做一點生意。但示威者似乎不讓消費行業有絲毫喘息的機會,偏生要到商場搗亂,這不是太無理與霸道嗎?
香港這種民主式霸道並非始自今天,二○一四年的佔領運動已然如此。整個運動擾攘了七十多天,很多商舖和運輸業者都受損,但佔領者從沒有向受損人士作過誠摯的道歉,充其量只是嘴皮上說一、兩句場面話。後來有小商戶要向佔領發起人索償,「佔中三子」之一的戴耀廷是法律學者,他回應傳媒查詢時,只是輕蔑地說:「你咪告囉」,一派別人拿他們沒法的樣子。
如今口宣民主的人都是這樣一副唯我獨尊、不管他人死活的模樣。難道這就是民主的真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