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時亨嘆通識走偏激 投身品格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再度獲政府委任主席一職,他昨日表示只會續任約八個月,未來將出任教育機構「品格教育協會」的主席。他認為政府當年推出通識教育是好事,但實行過程出現問題,例如在品格教育上做得不足,教育局可以主流地推行品格教育,否則學生只有智慧但缺乏品格。

「品格教育協會」由馬時亨的女兒成立,馬時亨為免公眾混淆其身份或造成利益衝突,所以決定離開教大。他表示,去年的社會事件及教大民主牆事件,令他體會到品格教育的重要,當中看到有大學生以粗口責罵大學院長及副校長,也有大學生向校長大撒溪錢。

須反省培養老師 了解背景

他認為,在主流教育中應包括品格教育在內,亦要及早由小學,甚至幼稚園開始,學生就要接受品格教育,以免升讀中學後「定型」,期望他在未來的工作可以鼓勵尊師重道的風氣。

馬時亨又指,近年社會對通識科存有很大爭議,亦曾經有政府高官向他反映,覺得香港有老師的教導方式過於偏激,認為要反省培養老師方面的問題,亦要了解老師本身的背景等多項因素。他直言,政府當年推出通識教育是好事,但實行過程出現了「些少問題」。不過他認為在現今的香港,做任何事都舉步維艱,不能夠將所有問題都推在教育上,亦要先解決社會問題再處理其他事宜。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亦認為,通識教育在推行時出現問題,包括通識科教材的取材、教學等方面,過去數年來亦看到有涉及政治及社會時事的議題時,會出現偏頗情況,而問題亦在於科目的涉及範圍太大,觀點是支持或反對,均可屬正確答案,沒有統一標準答案,令教師及學生的壓力亦隨之而來,「(教師)諗應該教幾多?(學生)學幾多?要點樣先可以拎到好成績?」

團體指通識範圍大難適從

張認為,通識科令師生無所適從,以致經常出現學生對自己的文憑試表現提出疑問:「畀心機答題但只係考到第三、四級!」他又指,只要通識科仍是「必修、必考、必合格」的公開試科目,師生的壓力仍然存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