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公務員思維

年薪逾五百萬元的行政長官今年再加薪十二萬元,消息傳出,立刻引起爭議,成為熱門話題,建制派和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罕見地同聲表示異議,要求她減薪。行政長官回答說:薪酬按通脹定期調整,是自去年七月一日調整,只是將撥款放在預算案內,而非今次提出加薪申請。不過,這個解釋肯定未能平息爭議,話題應會繼續發酵。

行政長官的回應顯示了她的典型公務員思維,一切行事按既定機制,缺乏政治考慮。特區官員薪酬按通貨膨脹比率定期調整,是一早訂下的機制,這話說得不錯,但特首並不單純是一個公務員,只要按章辦事便安枕無憂。特首職位本質上是政治任命,一言一行都需要從政治層面去考慮,需要衡量行動的政治得失,何種決定可以贏得廣大市民支持,所以值得推行,何種決定容易犯眾怒,所以不應提出,都需要深思熟慮。

聽上級命令辦事的公務員可以不管民意和輿論,按規章準則辦事,因為不用為上級的命令負責,只需要為是否準確執行命令負責。但通過競選取得職位的特首及下面政治委任的官員要面對民意輿情,如果決策和行為與市民的預期想法相違,肯定要面對龐大的民意壓力和反對輿論,堅持下去,日後更舉步維艱。

特區政府高級官員的薪酬調整機制的設計原意,是提供豐厚的薪酬,吸引和挽留人才,讓有識見有能力的人充任這些政府高職。機制本身的設計有其理據,如果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市民普遍收入增加,高級官員薪酬向上調整,大家都不會有異議。

問題是現今的香港出現異常情況,去年的反修例風波已對市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不斷衝擊,踏入今年更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百業蕭條,失業率上升,市民正為收入縮減、生活無以為繼擔憂之際,作為領導的特首特別任務艱巨,需要安撫備受煎熬的市民,表示與廣大市民同甘共苦,帶領市民克服困境,尋找出路。當大眾市民都在坐困愁城、辛苦掙扎、失業減薪之際,突然傳出拿世界上數一數二政治職位高薪的特首,竟然有可觀加薪,肯定會惹起市民不滿,群起攻之。

問題的根源是特首的選任制度,這個高度政治性的職位,完全不需要經過一定的政治甄選便能出任,結果在位者完全缺乏政治敏感度,未能預見一些社會政治危機,在矛盾出現之前先行拆解撫平,就算出現問題也不懂即時化解,盡早拆彈。今次的特首加薪事件,正正反映了問題的核心,不在甄選特首的機制上解決,恐怕相類危機日後會繼續出現,最終特首昨日宣布和主要官員減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