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院追落後 料廿年後需求增四倍

【本報訊】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過往四年平均每年約有一萬五千名符合入住安老院資格的新申請人,增幅穩定,但估計二十年後每年增幅會是今天的四倍或以上。他認為不論政府如何努力,即使以後每年啟動十九間資助安老院的興建工作,仍只是在「追落後」。有議員批評人口老化不是一時三刻的問題,政府選擇將資源投放在大白象工程,只是「一邊叫痛、一邊不懂止血」。

羅致光倡延長者「健康壽命」

羅致光昨在網誌表示,香港由二○一五年至二○一九年間增加八間津助或合約安老院,一般來說每間安老院的資助宿位約是一百個,而興建一間資助安老院,由物色地點到完成,往往要七至十多年。所以該八間安老院的興建起動工作,都是在再前一屆,甚至更前一屆政府所啟動,估計今年啟動十九間安老院的興建工作,到落成和入伙時,今屆政府可能亦已換屆。羅指,政府在二○一七年公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指出,長遠策略除了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以加強規劃工作,認為更需要加強家居與社區支援服務,以及改善長者健康與加強健康管理,延長長者的平均「健康壽命」。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鄺俊宇批評指,政府一邊叫痛、一邊卻不懂止血,認為人口老化不是一時三刻問題,在立法會上亦已多次提出要有「十年百院」,即十年要有一百間安老院舍才可應付需求。但政府只將資源用作興建大白象工程,過去大型基建十年超支六百億元,單是沙中線工程最新超支已達一百億元,院舍不足是客觀事實,「我見唔到政府有幾落力做囉!」

他又批評港府未有大刀闊斧,動用資源處理安老院舍問題,「香港唔係無地,只係無善用資源,好多閒置土地都無用到,點解唔可以進一步規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