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面對戰爭

當全世界國家都紛紛宣布封城封關時,特區政府終於有所行動,也宣布香港全線封關,拒絕非香港居民入境和過境了。大家普遍的反應是早該如此,為何姍姍來遲?

我們每天消耗的食物、食水和日用品都要靠進口,不可能自給自足,這點相信沒有任何異議。問題是人流進出。特區政府看來很猶豫,一方面說香港是個國際性都市,難以完全斷絕對外交往;另一方面說處身外地的香港居民入境是憲法權利,特區政府無權拒絕。其實說到底,是這個政府每事未能斬釘截鐵,錯失防止疫情社區傳播的良機。

初時反對派提出的封關,目的是配合美國主子,切斷香港跟內地的一切聯繫,這個建議無視在兩地居住和就業的香港居民,當然並不實際。後來靠內地封城,減少兩地人流往返,切斷了疫情傳播,看來算是成功。

稍後疫情在歐、美地區爆發,當地政府應對無方,引起群眾性恐慌,處身外地的香港留學生紛紛逃回香港,形成香港疫情的第二波。部分留學生可能在歐美隨意慣了,無視政府的呼籲,沒有意識應減少社交,照樣外出,三五成群流連酒吧夜店。就算接到家居隔離令也不遵守,外出打球者有之,戴着手帶到處尋食者有之,索性剪掉手帶照常活動者亦有之。直到今天,留學生還是繼續蜂擁回港,看不到特區政府有何辦法應付。

看其他國家,是把防疫提升到緊急狀態層次,禁止市民上餐廳、咖啡室和酒吧,派出軍警上街巡邏,強制性執行居家令,禁止一切人群聚集。有些國家還頒發緊急法例,賦予政府權力充公私人醫療和防禦物資,強行徵用私人或非政府機構的物業設施,改作醫療、檢疫和隔離用途。連國民習慣流連餐廳酒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可以下令強迫食肆酒吧咖啡室關閉,連歐洲民主國家也徵用學校和私人建築用作醫療、檢疫和隔離,我倒想不出香港有何特別困難,需要詳細研究。控制疫情不是當今的頭等要事嗎?

其實全面封關,禁止包括香港居民回港,堵塞一切病毒來源,都很理直氣壯,符合全香港福祉。退一步想,就算容許他們回來,也可以設立嚴格的檢疫制度,集中隔離十四天。檢疫設施不足,接收學校、宿舍、會展中心、室內球場、甚至把酒店簡單改裝好了,反正很多國家已有先例。

對付疫情有如戰爭,需要應對緊急狀態,當機立斷,雷厲風行,哪有時間去考慮各方利益,面面俱圓?林鄭政府現今唧牙膏式拖延,結果是優柔寡斷,讓疫情擴散,令香港淪為疫埠。面對戰爭需要下「命令」,「嚴禁」不當行為,而非作出「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