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口罩亂棄海灘 累疫情擴散 爆生態災難

疫情大流行,港人罩不離身,惟用完即棄的口罩卻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多個環保團體在海灘及海岸發現棄置口罩處處,南丫島索罟灣一百米內已有七十個;香港仔海面口罩、膠樽及垃圾隨水漂浮。政府雖列出優先處理海上垃圾「黑點」,惟石澳「垃圾灣」依然多垃圾,上榜兩年的東龍島至今垃圾量仍嚴重。醫學界警告,胡亂棄置口罩增加感染風險。環保團體與議員齊斥,政府必須加強處理海上垃圾的力度,別令疫情加劇污染。圖:甘偉倫/文:陳彥婷

「那地方很偏僻,通常不會有人前往,但仍出現大量口罩,說明事情已響起警號。」保育海洋生態組織OceansAsia創辦人Gary Stokes表示, 上月底在索罟灣短短一百米的海灣便拾到近七十個口罩,四天後他重返上址,又再發現近廿個,另外在大嶼山愉景灣又拾到廿三個口罩。

東涌水口村附近亦有十多個,淨灘團體海洋拾荒者發起人陳鳳屏表示,西貢沙下海灘亦是重災區,她估計與疫情令港人走向郊外有關,「水口村布滿人,有挖蜆、燒烤,周末都有幾百人。」政府資料顯示,水口灘去年收集到十公噸海上垃圾,較一八年增加三公噸。另外,記者日前往香港仔碼頭巡視,多艘船隻停泊,海面漂浮零星口罩,還有一袋袋垃圾、發泡膠、膠樽等,疑從船上丟棄。

本地海上垃圾污染未見改善,政府列出需優先處理海上垃圾的「黑點」,目前有廿九個。一八年已上榜的東龍島,垃圾量仍嚴重,今年一月有團體拾得近三十袋垃圾,本月初另一團體更發現前往碼頭的路段近半被垃圾覆蓋,滿地膠樽、膠袋等,一共收集二百袋垃圾。此外,上榜多年仍未除名、垃圾總數量一度達一千二百萬件的石澳垃圾灣,即使垃圾量大幅下降,至今仍可見膠樽、發泡膠及口罩散落石灘後叢林。而大埔沙欄、屯門龍鼓灘同樣湧現口罩、食物渣滓等。根據環保署資料,海岸垃圾數量未有大幅減少,過去一年,在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非憲報泳灘及沿岸地區、刊憲泳灘、香港水域收集的海上垃圾逾一萬一千公噸。

正確棄置口罩宣傳不足

「理論上可以經過接觸患者遺留嘅口罩受感染。」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直指,不排除棄置口罩播毒的可能性,呼籲市民不要在任何地方亂棄口罩。另一名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則警告收集垃圾的團體或會面對一定程度風險,提醒要注意清潔衞生。

「海上垃圾有八成係嚟自陸地。」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批評,有關部門宣傳教育市民如何棄置口罩不足,另有部分垃圾經珠江口上游沖來港,后海灣及新界西北部水質管制區首當其衝。朱指政府務必從源頭着手,但他坦言監測垃圾源頭有一定難度,認為政府應趁現時做好監督、教育工作。

議員何俊賢批評,政府現時處理海上垃圾的力度遠低於街上垃圾,現時稱為「海上收集點」的政府外判船隻,工作時間與漁船不合,漁船垃圾又禁止陸上棄置,或令漁民直接把垃圾傾倒大海。

環署:定期推清理行動

環保署發言人指出,由海事處、康文署、食環署和漁護署等部門定期進行清理行動的海岸地點約有三百五十個,而其中一些有較高迫切性的地點會列入優先名單作重點清理和定期監察。發言人又指,隨處棄置口罩潛在傳播傳染疾病風險,情況並不理想,故衞生署一直勸喻市民使用口罩後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然後立即潔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