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政府防疫無能 累市民盲搶日用品

人心虛怯,盲搶成風。除了口罩及消毒用品難求外,就連日用品廁紙、食米亦一度被搶購一空,市面更出現疑似水貨或影射產品。有學者指政府處理疫情連番失誤,令市民失去信心,容易作出非理性行為。

市面湧現大批疑內地水貨的卷裝廁紙,包裝以簡體字印刷,在西環、北角及元朗等藥房及蔬果店均有售。廁紙每條十卷裝售三十五元,吸引街坊爭相選購,記者日前見有藥房出售幾百條廁紙,兩小時內即被搶光。惟有廁紙公司在社交媒體聲明,有關簡體字印刷的包裝廁紙並非由正式代理公司供應,港貨只以繁體字印刷,亦非於湖北生產。

學者批無吸取沙士經驗

一款含百分之八十酒精成分的薄荷藥水,則被吹噓成可代替酒精搓手液。北角有藥房出售包裝類似的薄荷水,售價比正牌平一半,但職員卻不建議飲用。記者追問是否正牌產品時,他沒有正面回答,只稱兩者功效一樣。惟記者向薄荷藥水公司查詢,獲回覆產品並非該廠出品。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批評,政府在處理今次疫情上,沒有吸取沙士經驗,欠缺危機感,未能做到先知先覺,更出現連番失誤,令市民覺得政府無能及信任度低,當謠言出現時,就算政府極力阻止謠言,亦無法停止市民非理性行為,包括盲搶日用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