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撐病毒名保留SARS「有助保持公眾警惕」

【本報訊】新冠病毒的命名爭議持續,早前有數名中國學者建議將病毒名稱改為「HCoV-19」(人類冠狀病毒二○一九),指病毒名中含SARS字眼會令人困惑;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十二名學者,上周四(5日)則在醫學期刊《刺針》發文,支持將新冠病毒命名為「SARS-CoV-2」,認為保留「SARS」在命名中有助保持公眾警惕。

倘病毒減弱或再改名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小組於上月十一日,建議將新冠病毒命名為「SARS-CoV-2」,在網上發布手稿後引起極大爭議。高福等七名中國學者同月十八日在《刺針》發文,建議將病毒名稱改為「HCoV-19」。但袁國勇等學者發出名為《SARS-CoV-2是新冠病毒恰當的名稱》的公開信,指出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命名,原則主要基於病毒之間的種系關係和分類學,且在病毒命名中保留SARS字眼,能讓公眾保持警惕,並在出現新病毒時迅速作出反應;若新冠病毒大幅減弱為一種新的低致病性或非致病性病毒,則這種減弱後的病毒分離株可稱為低致病性人類冠狀病毒,例如「LPH-CoV」。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