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派錢又要補鑊!財政預算案公布向年滿十八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但全民派錢不包括非永久居民,被指帶頭分化,製造混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3日)進一步透露,港府計劃透過關愛基金向來港不足七年的新來港人士派發一萬元,需要進行資產審查,但會盡量寬鬆處理,關愛基金本月將開會商討。有扶貧委員會成員狠批港府派錢派到「一舊舊」,港府無論撲口罩或派錢等抗疫措施均做得較澳門差,直斥不應將關愛基金當作「補鑊基金」。
羅致光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財政司司長宣布向全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時,亦同時邀請關愛基金為有經濟需要,而來港不足七年的新來港人士作類似安排。他指做法與二○一一年派發六千元的做法相同,政府派發款項與關愛基金發放的時間相距約大半年,會盡快訂下工作程序、細節等。他又指受疫情影響,預計失業率稍後會至少升至百分之四至五,但難以估計會否高於○三年沙士疫情時期的百分之八點七。
各界歡迎港府派錢紓困,但羅認為全民派發一萬元未必是最公平的做法,因最需要的市民未必能得到更多幫助,但在現時的社會環境下派發現金是最快、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幫助到不同需要的市民。他又重申,預算案向永久居民派錢,較不容易受到法律挑戰,亦能簡單處理;關愛基金向非永久居民派錢,受法律挑戰風險亦較低。議員麥美娟昨引述港府官員稱,明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居住滿七年及滿十八歲,均可申請領取一萬元,登記時間至明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身兼扶貧委員會成員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批評,政府提出抗疫紓困措施,但就帶頭歧視,「做啲唔做啲,有新來港街坊覺得自己被排外」,對於港府再計劃透過關愛基金派錢補鑊,她指關愛基金開會後,仍需安排機構負責派錢事宜,行政程序繁多,又需審資產,估計最快需時半年至九個月才可發放款項。她指現時立法會尚未批出預算案款項,建議改為一次過派發款項,省卻不必要的行政程序。
扶貧委員會委員鄺俊宇批評,關愛基金不應淪為「補鑊基金」,「唔應該係政府做漏招,就搵嚟揼心口」。他又指,港府無論在撲口罩及派錢等抗疫措施均做得較澳門差,預算案派錢「一舊舊」,似是未有仔細想清楚。另一委員鄧家彪則表示,理解港府透過關愛基金向非永久居民派錢的安排,是避免出現法律訴訟,但期望可以縮短行政程序,兩批居民收錢時間不應相差多於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