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至二一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發表一周前,筆者在本欄以「天災人禍禍不單行考財爺,自求多福福無重至靠自強」為題促請財政司司長開倉派米賑災。要做到救災如救火、立竿見影,讓市民確實感受到有獲得感,另方面,救災要做到大體上人人有份,大刀闊斧、傾盆大雨,不要小恩小惠,讓市民可以感受到分享經濟的成果,好得可以紓緩天災人禍帶來生活的壓力及精神上焦慮不安。
上周三,陳茂波司長用個半小時宣讀了黃土地顏色封面、共一百八十八段的預算案。果然實而不華、腳踏實地、正視逆境、承認困難、打破傳統、勇於承擔,製劃出一個逾千億赤字和逾千億開倉派米的、開特區政府成立以來從未有過這樣大手筆的先河,作出「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振經濟」的赤字預算案。
預算案發表的翌日,全港十八份中英文紙媒的頭版頭條,除了兩家講其他新聞之外,都大字標題和正面報道派錢一萬元紓困的消息。可見此舉是如何貼地及得人心。毫無疑問的是,經歷連續十個月天災人禍的水深火熱,而黑色暴亂尚未見盡頭、新冠肺炎疫情尚方興未艾,人心惶惶,經濟蕭條,大量食肆商戶倒閉,減薪裁員放無薪假的失業半失業陰霾已籠罩整個香港天空之上。此時,若累積儲備萬多億的特區政府仍不開倉派米賑災,恐怕已到不得不採取斷然大力大規模救市救人措施的燃眉之急的時候了。
好一個敢於承擔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敢為天下先,打破傳統和常規,推出逆周期的財政預算案,破解全港面對的經濟嚴冬困局。因為根據《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因此,過去歷任財政司司長都以謹守此《基本法》的規定為天條,並明確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所以過去即使是年年有盈餘,甚或盈餘增幅極大,都會採取「量入為出」、「量入少出」,甚至「量入不出」的保守財政政策。由此市民都會嘲諷財政司司長是「孤寒財主」、「一毛不拔」的「守財奴」。過去廿多年香港治和經濟情況,雖然也出現過沙士疫情及經濟被金融大鱷追擊的逆境,但總體尚算平穩,歷屆政府從未做過一份赤字的預算案。但是自去年六月以來連續八個月的黑色暴亂和近兩個月的疫情打擊,如果陳茂波司長仍然「一部通書睇到老」,蕭規曹隨,不活學活用《基本法》,那麼便會嚴重脫離社情民意。若不開倉派米,真可能令全社會出現官逼民反的不可控制的情況甚至動亂。
近日許多報道或評論說是派糖,其實並不準確,因糖是消費消閒,可食可不食,有錢便食。但米是主糧,不能不食,無飯食會餓死人。所以開倉派米是賑災,是救命!是雪中送炭!而派糖則是錦上添花,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說到底政府庫房有過萬億的盈餘都是全港市民的血汗錢,都是來自許多代的港人胼手胝足捱返來,每分每毫咬開都是有血有汗的。特區政府面對香港回歸以來從未出現過如此的天災人禍,若還不力挽狂瀾於既倒,便會注成歷史大錯。所以財爺此時作出實事求是的、大規模逆周期措施,以達到「善用儲備、支援企業、紓解民困」的目標,是完全符合市民對政府的期望的。也是符合《基本法》第一百零九、一百一十八、一百一十九等三條的規定的。
賑災便要傾盆大雨,不要小恩小惠「唧牙膏」。而且出手還要快,方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救災效果,毋庸置疑這次賑災是歷史上空前的大手筆開支。
預算案推出一千二百億元的逆周期各項措施,如連同之前的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便是一千五百億,即佔了逾萬億元儲備的百分之十三點六。如果以原儲備一萬一千億計算,本應可用作應付政府開支二十二個月,而現在餘下之儲備總額則只可應付開支十六個月。所以說,若沒有敢作為、敢承擔的魄力和宏觀經濟的掌握、預測及審計的可靠估算,是不會偏離《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的金科玉律的。就此,財政司司長和財經庫務局系統的官員向國際評級機構已作出解釋及闡述香港經濟形勢及逆周期財政預算做法,只會為香港帶來正面和穩定的作用。對此,市場反應都是正面的,普遍希望早日「放水」,水到渠成,令經濟早日復甦和反彈。
八個月黑暴的始作俑者之一的亂港派議員對這份逆周期救市救人的預算案,也不敢公然推倒,只翻炒刪除警方開支的舊橋,如在財委會拉布阻礙全港公務員加薪一樣,要求把七百一十億派錢一萬元項目抽出來分拆投票,對此,財爺已一口拒絕。未來市民能否早日有一萬元落袋,就看亂港派議員對財政預算案的阻延拉布到何時停止了。
王國興
逢周一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