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園避疫 通山垃圾

【本報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大批市民湧到郊野公園「曬太陽」避疫,但卻遺下大量垃圾,今年二月截至廿三日,漁農自然護理署在各康樂及行山徑收集到約二百二十五公噸垃圾,較去年同期增加逾一成,約增廿二公噸;但卻只是檢控兩宗亂拋垃圾個案,疑與遊客中心暫停開放,巡邏人員減少有關。

「郊外人流多過旺角」

近期各個郊野公園均人頭湧湧,有市民更曾戲言「郊外人流較旺角還要多」。郊遊人士亦為郊野公園帶來大量垃圾。漁護署指出,近期在郊園收集到的垃圾主要是飲品及食物包裝,口罩及紙巾亦有增加,其中在城門、大欖、大帽山、獅子山等郊野公園的垃圾數量較多。

亂拋垃圾 兩人遭控

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任何人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亂拋垃圾,即屬違法,違例者可被罰款一千五百元。今年二月截至廿三日,該署檢控兩名在郊園亂拋垃圾的違例人士。漁護署回覆傳媒查詢時稱,已加派員工清潔及巡視,如發現違規行為會採取適當跟進行動,籲市民自行帶走垃圾,減少病菌散播。

多個環保團體如綠領行動,近期都組織義工到郊野執垃圾,發現有口罩、紙巾、膠樽等雜物亂棄山頭,環團鼓勵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除了自然步道被口罩等垃圾弄髒外,關注環保組織OceansAsia(亞洲海洋)亦在Facebook專頁貼文,指上月在海灘上檢拾到外科口罩,口罩由海上漂流到海灘,情況令人遺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