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香港治亂 社資難容

清末民初,對中國歷史研究學養深厚,在改良和革命、保守與激進之間徘徊不已的梁啟超,形容中國的歷史乃「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世人咸認為這個說法不僅是對歷史事實的歸納,也是史學家的歷史觀念。在對「一治一亂」的研究中,歷史學家、執政者、士大夫、老百姓都會有自己的感受、判斷和經驗總結,箇中涉及改朝換代,制度的沿革及喪失與重建,也涉及到民生和整個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凋敝與休養生息,衰而復振,枯而向榮。

大體而言,「生生而具有條理者」,可稱為「治」;「生生而失其條理者」,可稱為「亂」。高明的執政者,是在亂徵初顯之時,採用適切的方法息亂、止亂,以寬嚴軟硬兩手達到「執中」狀況,達到均衡和順應的境界。然而,不管怎樣,治亂循環,一治一亂,這是規律,無可避免,此乃「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則在起作用也。九七回歸後,中央政府對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就是一個「矛盾對立統一體」,深藏治亂機制,在矛盾鬥爭中運行,時而治象穩現,時而亂象冒出,在可控制的框架內「治亂循環」不已。然而,這個矛盾對立統一體,這個看上去可控的框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和世界上鬥爭了一百多年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相交通。「一國兩制」中的一國之制是社會主義,香港之制乃資本主義,屬美英西方營壘;有了這個國際背景,它的政治力量絕不弱於一國社會主義制度。

在當代戰事「國際化」環境之下,在美國資本帝國主義霸權鎖定社會主義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新冷戰對手的戰略目標之下,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就被放置在一個特大的烤爐上,同時成了一個「八方風雨匯香江」的全開放平台。烤爐之上,風雨之中,香港「一國兩制」內的治亂相煎,會是一個甚麼程度?甚麼結果?今次反修例暴亂是不是正在讓這個「矛盾對立統一體」爆煲?給「一國兩制」敲響喪鐘?在此之前的治亂之道已經根本無用?要知道,姓社姓資的「條理」是「生生」不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