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盍興乎來

對香港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總會過去,三、四個月的打擊,或許還要加上大半年的後遺症,但結束了料不會短期內再爆發肆虐。可是,中美貿易戰,中美的競爭,卻是揮之不去。像日美之爭,便是二、三十年的鬥爭。香港是殃及池魚,無可避免,由此產生的衝擊便屬長期,與新冠肺炎疫症不可比較。

中美競爭,未至脫鈎,但中國肯定要分散風險,避免被美國把中國經濟一整體端掉,分散風險便必然在美國和它的「五眼聯盟」以外,尋找合作發展的對手和途徑。美國體制以外,便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目標。

香港是小地方,迴旋空間有限,以往過於集中英美體制,中美新冷戰一起,便最受打擊。因此,香港同樣需要分散風險,而且要走快一步,並要加強分散力度,以免困守危城,坐以待斃。

所以,香港走一帶一路方向發展,比內地更為迫切,只是從英美體制轉向屬從頭做起,香港缺乏知識和關係,加上社會與政府缺乏長遠視野與識見,對一帶一路的發展幾年來都輕視怠慢,除了公關宣傳之外,一事無成,隨着國際形勢急變,轉向的迫切感愈來愈強。

為此,今年九月將有兩個關於一帶一路國家的碩士課程在香港開辦,一是國際關係,另一是國際工商管理,兩者都是跨科際的教研內容,目的是在香港和大灣區培訓懂得一帶一路國家情況、當地發展及中國與之的關係,為大灣區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擺脫對英美市場和體制的過度依賴。

由於香港缺乏英美體制以外的人才,課程的教學除本地個別教授和資深的業界專才外,主要是外援,一方面是香港學者在海外任教的回來兼課,另一方面是與烏克蘭基輔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合作,聘請該院的資深教授來港授課。該研究院在蘇聯時代已享譽盛名,培養眾多前蘇聯、東歐、中東、非洲的外交外貿人才,網絡廣大。他們以前蘇聯為中心的經驗,正可與香港以中國內地及東亞的經驗互相補足,開拓視野,連接不同的學術和體系知識的傳統,培育新型綜合性全球化人才。

香港的大學體制過於追求國際的學術排名,創新遲緩,體制轉變的能力更弱。因此,由私立專上學院來舉辦這些新課程,可以更貼近社會經濟的新發展需要,靈活變通,既可保持學術的標準,但不會過於追求學術優異而跟隨美國鑽上牛角尖,犧牲課程教育的實用性,希望這樣的課程有助香港當前的戰略轉向。有志者,盍興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