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千病例 逾半入院時無發燒

新冠肺炎疫情纏擾不斷,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領導香港及內地多名專家,上周五在美國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指出從研究發現,相較於沙士和中東呼吸綜合症,新冠肺炎沒有出現發燒症狀的患者比例較多,超過一半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時並沒有發燒,約一成八患者在放射診斷下沒有異常情況。研究團隊認為,若確診定義側重於檢測發燒,則無發燒症狀的患者可能會漏診。醫院管理局指出,目前已擴大監察化驗準則,若病人出現呼吸道輕微徵狀相關病徵,加上醫生臨床上認為有需要均會化驗,認為涵蓋面已十分闊。

由鍾南山領銜的研究論文有三十七名作者,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廣州南方醫科大學、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研究人員。研究樣本收集自三十個省市區共一千零九十九名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時間由去年十二月十一日至今年一月廿九日。患者樣本中,有九百二十六宗為非重症病例,一百七十三宗為重症。

患者中位數47歲 60%為男性

研究發現,患者年齡中位數為四十七歲,超過約六成患者為男性,死亡率為百分之一點四,潛伏期介乎二至七日,中位數四日,最長可達廿四日。研究指,檢測確診病例時,不能過於側重患者是否發燒,約四成四患者在入院時有發燒的情況;出現咳嗽的約有六成八。肚瀉並不常見,只有百分之三點八。另有約八成九住院期間發燒,不發燒的患者比例高於沙士的百分之一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百分之二。

研究數據顯示,約五成半患者入院時的肺部電腦掃描顯示有「磨玻璃樣斑塊」,約五成二有雙肺斑片狀影,另有逾兩成無影像學和電腦掃描異常。亦約有一成八患者是放射診斷下完全沒有異常情況,超過八成入院病人出現淋巴細胞減少的情況。另在傳播途徑方面,除了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兩種途徑,目前亦有研究發現在胃腸道、唾液和尿液內檢出病毒,可能存在其他潛在傳播途徑。

醫管局進一步擴監察化驗準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指出,當局已進一步擴闊監察化驗準則,只要若該病人出現發燒或呼吸道輕微徵狀,加上醫生臨床上認為有需要均會檢測,並涉及十八歲以下病人,涵蓋面已十分闊。就上述研究報告指,過八成確診患者淋巴細胞減少,何說,多種過濾病毒都有類似情況,不能作為斷症準則,又指醫管局正收集病人數據,研究患者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等特徵的比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