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極右勢力抬頭 德國社會不寧

德國漢堡日前舉行地方選舉,執政聯盟之一、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取得歷來最差成績,更值得注意的是,極右政黨另類選擇黨得票率達百分之五點三,超過進入地方議會的門檻,代表該黨已在全國十六個州的議會都有席位。

有分析指出,今次基民盟的慘敗,是選民對本月初圖林根州州長選舉中,該黨與另類選擇黨合作所作的「報復」。基民盟在圖州的黨員無視黨的禁令,與另類選擇黨「策略性合作」,共推中間派候選人出任州長,結果引發軒然大波。不僅該名州長在巨大壓力下,當選一天即告辭職,連被視為默克爾接班人、基民盟黨魁克蘭普-卡倫鮑爾也黯然下台,並宣布不會角逐總理職位。目前克蘭普-卡倫鮑爾正就辭職制訂時間表,據悉有四至五名黨友爭奪黨魁一職。

一葉落知天下秋。克蘭普-卡倫鮑爾無力執行黨規,固然反映其欠缺像默克爾那樣的領導魅力,難以駕馭日益複雜的政治形勢。近年來不少基民盟地方黨員反映,一刀切跟另類選擇黨對抗,難以取得選民支持,建議在移民政策以外的議題,跟該黨進行「策略性合作」。另一方面,基民盟地方黨員公然觸犯黨規,同時亦反映德國政治生態的碎片化傾向。德國政治長期由分屬中間偏右的基民盟,以及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所把持,但近年在政治光譜中更極端的另類選擇黨和綠黨相繼崛起,其中綠黨在去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有斬獲,而以反移民政策為招徠的另類選擇黨,則在地方選舉中屢創佳績,一八年全德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巴伐利亞州舉行地方選舉,另類選擇黨首次進身議會。

開放門戶 製造矛盾

事實上,默克爾接納中東難民的政策,一方面為德國贏得極佳的國際聲譽,另一方面卻在國內引起極強的反對聲音。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的黨魁、身兼內政部長的希霍夫,一度跟奧地利、意大利這兩個對移民採取鐵腕政策的國家搞「串聯」,組成所謂「反移民軸心」,甚至對默克爾進行「逼宮」,以辭職相威脅,默克爾在壓力下收緊移民政策,遣返之前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過的難民。

相比起選舉的民意壓力,新納粹主義的威脅無疑更大。黑森州上周發生血腥種族槍擊案,四十三歲槍手在兩家水煙吧大開殺戒擊斃九人,回家槍殺母親後再吞槍自殺,他聲稱要滅絕所有來自亞洲和北非等地的移民,並指摘外來人口對德國的宗教和文化造成極大破壞。

類似的仇外暴力罪行,並非首次在德國發生。在默克爾一五年決定開放國門讓難民湧入後的第一個星期,德國就發生最少八宗針對難民營的襲擊事件。同年除夕夜在科隆發生的難民大規模性侵女性事件,更證明默克爾的難民「開放」政策,經不起現實考驗。

對難民採取人道主義,沒有人會反對,但漠視民意反對,強行「開放門戶」,只會製造矛盾和撕裂。在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政府,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會傾盡全力興建圍牆,阻止難民取道墨西哥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