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罷工成潮

醫護人員以罷工手段,聲稱爭取全面封關,擾攘一番,終以投票支持繼續罷工的會員不足,宣布罷工結束。至於工會提出的種種要求,包括要求針對內地全面封關、醫管局承諾不得秋後算帳等,未見明顯結果。這次罷工給大眾市民的印象是他們只懂得「語言偽術」:「決定罷工,是出於正義;決定復工,是出於善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繼醫護宣布復工後,隨即有其他新成立職工會接力,宣布要跟進全面封關的訴求。

最先表態的是航空業,港龍的機艙服務員及地勤人員職工組織要求公司立即全部停飛內地航班,並表示公司如不跟從,工會將組織罷飛。豈料罷飛口號剛出場,國泰隨即來個反建議,表示因應乘客大量減少,公司將削減全球航班,現時已出現人手過剩問題,呼籲員工放三周無薪假期,以減輕公司的財政負擔。另外,香港航空也宣布停飛部分航班,並需裁員,估計有約四百員工受到影響,現先要求部分員工每周工作三天,以節省開支。看來香港的航空公司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乘客量急降,需要大量裁員減輕負擔,有工會提出罷工可謂正中下懷,可能乘機以經濟不景為理由,辭退部分不合作的員工。結果,工會組織立刻偃旗息鼓,罷工建議也就不再提了。

有傳媒曾傳出,有建造業新工會打算接力,利用罷工繼續向政府施壓,要求全面封關。但提出罷工的工會負責人可能對有關行業缺乏認識,不了解建造業主要是日薪工人,不開工沒有工資,罷工的後果是手停口停,全無收入,對政府的壓力未見,工人自己倒先嘗缺糧苦果,罷工結果胎死腹中。

最近又有新成立的港鐵員工組織,也以要求特區政府全面封關為理由,跟公司展開談判,工會聲稱將採取罷工作為爭取手段。這個工會據悉有會員七百五十人,開會商量後,有一百七十一人投票,一百一十九人支持罷工,算是大比數通過了。問題在這一百多會員佔港鐵員工多少?其中幾多人直接與車務工作有關,是否容易找人替代?查港鐵公司年報,全公司在港員工總共有一萬七千多人,這一百多人的員工是否有足夠代表性和實力,看來是能否成功組織罷工的關鍵。

這些在「反修例」風波時出現的新工會成立之初,需要尋找議題發動群眾,招攬和團結會員,好壯大聲勢。問題是工會的發起人不顧整體經濟環境不景,對行業不熟,不了解工會真正實力所在,並未聚焦工人福祉議題,反而更關心議會選舉、「五大訴求」、「全面封關」等與工作和僱主無關的政治議題,遽然發動罷工,當然無功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