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好運似乎有所逆轉。
二○○三年的沙士打擊不了中國;二○○八年金融海嘯摧毀不了中國的經濟,反倒帶來中國在全世界範疇上的更大發展;二○一四年香港的佔中、二○一六年的旺角暴亂和二○一九年反修例風波帶來的超過半年的暴動,掀起了港獨之風,但還局限在香港。這對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有打擊,卻沒有形成像香港顏色革命般的影響,可是,差不多同期,中國受豬瘟困擾,再加上新冠肺炎肆虐,由武漢蔓延全國以至國外,令中國的經濟形勢逆轉,國際形象受損,未來發展產生隱憂。假若新冠肺炎難以短期內撲滅,經濟與社會都可能會陷入半癱瘓狀態。社會的不安加強,國外顛覆勢力便大有可乘之機。
在這個關鍵時刻,控制疫情便變成關鍵中的關鍵。此所以中國政府已把抗疫當作戰爭,用戰時作業來抗疫。可是,全力防疫抗疫,首重隔離。多個城市限制出入,封閉社區,本屬必要,可若範圍過大,對經濟的打擊會十分巨大,亦令社會的信心變脆弱。
若在這時,美國落井下石,明的方面,進一步在貿易談判壓迫;暗的方面,發動金融戰,衝擊香港的股市、人民幣離岸價格和港元。例如先把內地及香港股價抬高再驟然撤退,並如過往金融危機那樣,在媒體輿論上大做文章,信貸評級機構再合力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各種信貸降級,各方合謀製造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金融大恐慌。亦可借新冠肺炎的疫情未被控制來製造出各種極壞的可能性,如患病上百萬、千萬人,經濟便難免崩潰。股市、匯率怎守得住呢?各種各類在歷次金融爭奪戰和危機都出現過的手段都會一齊出現。
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正為疫情焦頭爛額之時,這樣的真假謠言夾雜和市場上的攻擊,很容易會引發金融災害,沒有危機也變出危機來。與實質經濟不同,金融的基礎是市場心理,心理易受欺騙、煽動。以金融危機衝擊實質經濟,因實質經濟出問題而加劇金融危機,在疫情將控未控之時,破壞力會十分巨大。
美國瓦解蘇聯是靠軍備競賽帶來的經濟壓力,和平演變的政治危機成就了政治經濟的全面崩潰。今次中國同樣深受和平演變與貿易壓迫,可卻多了潛在的金融危機與已發生的新冠肺炎疫病。形勢緊迫,不能不防。
當前急務是抑止疫情。方法只能是殲滅戰,同時全力穩定金融,特別是限制短期資金在國境出入,以及準備在香港股市和匯率上,同樣與外力作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