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播毒危機 政府懶理 20萬劏房住客 易染疫大爆發

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內地確診個案研究顯示,病毒可透過糞便傳播。但本港有超過二十萬人蝸居劏房中,恐面臨感染威脅,有住戶投訴廁所不時污水倒灌,一條污水渠改裝數家人用;更多劏房戶共用廁所,有無窗劏房戶定期往返內地,卻與七戶共用廁所。關注團體指大部分劏房違規改建排污系統,專家直指難阻隔細菌。議員狠批政府漠視播毒危機,擔心出現大規模社區疫情爆發。圖/文:專案組

「廁所啲水湧晒出嚟,搞到成間屋浸晒。其實個馬桶之前都試過湧啲啡啡黃黃嘅水上嚟。」曹女士(化名)和子女住深水埗約一百平方呎套房,該單位劏成八間套房出租,雖設獨立廚廁,但手工粗糙,過往不時發生馬桶污水倒灌,擔心病毒透過污水渠傳播室內,恐釀○三年淘大花園翻版。

無窗無抽氣扇 室內傳異味

當年淘大居民在沙士爆發前,曾投訴廁所有異味。衞生署調查發現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和大廈污水系統有關,接駁單位的U形聚水器乾涸而未能發揮隔氣功能,開啟抽氣扇時,病毒便經空氣從污水管倒流進浴室。居於不足三十平方呎劏房的梁先生對疫情憂心忡忡,其房無窗,連抽風扇都欠奉,室內陣陣異味。

更令人擔心的是,梁要與其他七個劏房戶共用廚廁,「對面屋兩公婆成日返大陸。」他坦言鄰舍有定期往返內地習慣,廁所雖有窗,但馬桶又殘又舊,牆上滿布污漬,明顯很久未清潔。梁無奈指收入僅能應付生活所需,根本無法負擔更好的居住環境、或消毒用品等,「依家啲口罩咁貴,都唔捨得買。」

據統計處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有約廿一萬人居住在約九萬三千個俗稱「劏房」的分間樓宇之中,每人平均居所面積只有五十七平方呎,較全港人均居所面積少近三分二。

難負擔保護裝備 缺乏支援

「過往亦有唔少劏房戶反映廁所有異味嘅情況。」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吳堃廉(圓圖)表示,類似情況屢見不鮮,劏房往往空氣不流通及衞生環境欠佳,而且不少基層市民與內地來往頻繁,患病風險較大,但他們往往欠缺資源購置裝備保護自己。他指近日接獲有打散工的基層市民因無法買口罩而被辭退,他批評政府支援不足,基層市民水深火熱。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直言,新型劏房往往升高地台以建獨立廚廁,但為要節省空間,通常採用無法阻隔細菌的無隔氣直渠,病毒有機會透過渠口散布室內。黃又指,由於劏房單位內所有獨立廚廁的污水渠相連,假如屋內的渠管不在同一水平,其他住戶便有機會出現倒流情況。

餐飲服務業者 恐社區傳播

「假如佢哋不幸患病,而又從事餐飲或服務業,就有機會將病毒進一步傳播開去。」議員郭家麒擔心劏房戶的居住環境惡劣,會進一步加劇病毒在社區爆發的風險。郭指住在劏房的基層市民患肺炎的風險較高,但他們往往缺乏在家工作的議價能力,被迫在社區中「播毒」。郭促政府短期內為有關市民提供應急消毒物資,長遠從住屋入手改善基層生活。

屋宇署發言人指,自○三年非典型肺炎爆發後已制訂指引,教育市民如何為家居消毒;該署若接獲有關排水系統欠缺U形聚水器的舉報,會根據《建築物條例》,採取執法行動。

衞生署發言人指,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其次亦可通過接觸傳播。該署指人多擠迫的地方有一定風險,提醒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每周將半公升的清水注入水口及在公共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