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媒體是現代社會的第四權,對不少問題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這種權力可以為善,亦可為惡,該如何運用,應是二十一世紀的大課題。
這個農曆新年,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難以盡興。武漢肺炎擴散,使一個擁有過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在淌淚、淌血,沒有人可以誇言自己是完全不受威脅的。
疫情早在去年十二月已見出苗頭,最後弄到如斯地步,有人認為正是因為內地新聞不完全開放,部分官員便任意欺上瞞下。要是新聞有百分百自由,武漢市內、市外的人及早提高防疫意識,出門時戴上口罩、取消大型公眾集會,肺炎可能老早就受控。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當日明明疫情已經蔓延,但在農曆年底,武漢市仍說要舉辦逾八萬人的晚宴,試圖破甚麼紀錄;城內一眾海鮮、野味批發市場更遲遲未肯關閉和隔離。直至大禍來臨,不少內地人才驚覺原來情況竟是這般嚴重,未出事前,傳媒報道的,卻大多是歌舞昇平一面。
但這是否代表傳統媒體、自媒體,就一定是愈開放和愈不受規管才好?當然也不是。試看香港一場反修例運動,若不是部分報章和網上媒體肆意煽動、渲染,歪曲事實,獅子山下又何至弄得如斯田地?
港鐵太子站內明明沒有人被警察打死,不少媒體卻繪影繪聲,講得鬼影幢幢,使部分市民信以為真。筆者本人曾被年輕人圍困,要求我交代政治立場,過程中曾三次遭人推跌在地,壹傳媒卻引導讀者相信,我是自己裝作跌倒的,真教人哭笑不得。以此觀之,若然媒體擁有第四權而不知自律,為禍不亞於瘟疫。
中國政府怕傳媒約制不好,會肆意挑撥是非、製造負能量,但在現實中要是約制太嚴,只報喜不報憂,也就發揮不了第四權的監察力。兩者該如何平衡,恐怕就要考驗管治者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