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局兩年前宣布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容許業主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房屋,但至今未有成功個案。立法會工業大廈政策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討論該計劃,有議員質疑操作上有問題,缺乏誘因吸引工廈業主參加。發展局副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承認,計劃的回報不高,因當局希望工廈改建的過渡房屋需交由非牟利機構營運,不會以市值租金推出,但相信參與計劃的屬「良心業主」,願意放棄利潤幫助基層市民,但難以估計可提供的單位數量。
現時工廈業主如獲運房局專責小組同意,整幢改裝的工廈可作為期不超過五年的過渡房屋項目,亦毋須提出規劃申請。有立法會議員指,已多次反映五年時間太短,影響業主參與計劃的意願,質疑當局未有檢討計劃,發展局表示,相關規定只是限制每一次不可超過五年,如日後仍有需要作過渡性房屋,在專責小組批准下,仍可再獲續辦。
新一輪活化工廈計劃下,當局會向符合要求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放寬地契豁免書申請,容許在工廈單位內運作。有議員擔心會有「掛羊頭賣狗肉」情況,要求當局提防業主藉此名義改裝工廈,過兩年後善價而沽,而真正有心從事藝術創意的小本經營業主又難以入場。另外,截至二○一八年底,工廈的空置率為百分之六點三,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擔心空置大廈會存有安全及「養老鼠」等衞生問題,發展局指相信空置情況包括整幢及個別單位,會再向差估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