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配套足 未建屋 浪費大埔工業邨靚地

【本報訊】最新《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指出,本港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由四十五萬伙減至四十三萬伙;建屋量只有廿七萬二千個單位,比目標欠缺二萬九千個。政府有地不建屋,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有立法會議員及時事評論員批評政府無善用現有土地資源,硬推耗資六千多億元、極具爭議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是倒錢落海,遠水難救近火。政府應多管齊下,透過善用棕地、改善活化工廈等,解決房屋問題。

本土研究社發現,新界有一千零二十三公頃棕地未納入現有發展內,批評政府長期低估土地發展潛力和數量。而發展約四百公頃棕地,估算只需三百卅三億元造價,已可興建約十四萬個公營單位。除棕地外,鬧市工業區有許多舊式工廈已非從事工業用途;至於本港現時有三大工業邨,分別位於大埔、將軍澳和元朗,隨着工業式微,工業邨大都同樣有名無實,部分更有大幅空置土地情況。

竹篙灣地10年不發展

以大埔工業邨為例,佔地七十六公頃,連同旁邊逾六公頃的閒置地,極具發展潛力。該幅閒置地西面與富善邨為鄰,南面是大埔海濱公園,若建成樓宇,大部分單位可享無敵海景。該閒置地屬「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只要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便可建住宅,政府卻任由這幅地閒置最少廿年。另外,可將較小型的工業區移往大型工業邨內,騰出的工業區便可再重組或重置作建屋用途。

政府預留大嶼山竹篙灣的六十公頃土地,作香港迪士尼樂園發展第二期,惟丟空十年一直不發展,土地資源白白浪費。另一邊廂,政府面臨赤字,不但不善用現有土地資源,繼續硬推「明日大嶼」計劃,惹來各界狠批只是倒錢落海。政府雖計劃以《收回土地條例》加快強收新界棕地興建房屋,卻又先後接受多個發展商借地或捐地。

工廈可改劃中轉房屋

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為,政府不應以明日大嶼去解決土地不足問題,應以收回棕地,以及改善活化工廈政策的限制,將工廈變成中轉房屋,令土地供應上短期有所成效。時事評論員陳雲生則批評,政府不善用土地資源,又接受發展商捐地借地,恐惹來利益輸送的猜測。現時住屋需求迫切,政府應多管齊下,積極考慮善用棕地等土地資源,逐步解決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