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仍未平息,其中房屋問題更是民怨爆煲導火線。港人未能安居樂業,政府經常以土地供應不足作為擋箭牌,但原來香港有不少棕地、舊工廈及工業邨空地被閒置。「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政府「自己有地唔用」,卻繼續硬推「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甚至多次接受商界借地捐地,是本末倒置。受訪者歸咎政府拓地無能,優次不分,覓地推搪多多不積極,浪費珍貴土地資源未盡其用,難以有效增加房屋供應量。
規劃署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指出,現時未有發展計劃的棕地達七百公頃,本土研究社的數據顯示,未納入發展的棕地有一千零二十三公頃;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亦顯示,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空置總面積有逾一百公頃;大埔、將軍澳及元朗工業邨的閒置用地或廠房總面積亦逾十九公頃。
本報早前搜集及綜合各方資料,找出港九新界多塊未納入發展的棕地、空置工廈及工業邨內閒置土地,證明本港「大把土地」可作發展,政府被指有地不善用,卻又先後接受多個發展商借地或捐地,作興建過渡性房屋,惹來猜疑。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周四至六以手機東網港澳APP及街頭問卷形式,成功訪問四百一十五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香港已發展土地僅及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大量土地被閒置,三成九受訪者直斥政府拓地無能;兩成七炮轟有地不建屋,質疑政府呃人;兩成四斥政府土地發展捨易取難。
政府相繼接受發展商捐地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四成二受訪者批評未善用現有土地,本末倒置;兩成九擔心瓜田李下,恐涉利益輸送;一成四憂惹人猜疑,政府自招麻煩。
新界逾千公頃棕地未納入現有發展範圍,政府推說發展潛力低,四成六受訪者直斥政府拖延發展,縱容非法作業;兩成五轟政府歎慢板,優次不分;兩成批評政府長期低估土地發展。
政府面臨財赤,有地不用卻繼續硬推「明日大嶼」,三成六坦言對大型基建失信心,如倒錢落海;兩成六形容如畫餅充飢,漠視目前住屋需要;一成九擔心,恐變成反修例風波翻版。
工業邨有大量空地,市區不少工廈亦已非工業用途,四成五受訪者認為,反映工業式微,應轉型作多用途發展;三成五希望工廈改建中轉屋紓緩土地荒;一成六促政府改善活化工廈限制。
公屋輪候時間長,措施未能令樓價降溫,長策建屋量年年不達標,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政府的拓地政策,四成三斥藉口多多不積極,三成五轟閒置土地未盡其用;一成三形容是裝模作樣,小修小補。
綜觀情況,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政府拓地歎慢板,欠效率,優次不分,甚至捨易取難,不善用現有土地,反而硬推填海造島,風險極高,受訪者揶揄政府土地政策如畫餅充飢,無法有效地解決房屋問題,難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