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人數少 門檻不下調 本末倒置

【本報訊】反修例風波困擾本港超過半年,政府乘機提早宣布優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企圖藉蠅頭小利來撲熄滔天民怨。但有立法會議員指,只有極少數市民每月能夠「拎盡」補貼上限,批評政府提高補貼上限但沒有下調領取補貼門檻是本末倒置,未能廣惠市民。

僅0.04%人可「拎盡」補貼上限

「交補」的前身是港鐵前主席馬時亨於其任內提出,建議用港鐵派給政府的股息來補貼市民長途交通費。然而,建議未獲上屆政府採納,卻遭今屆政府「偷橋」,搖身變為直接以公帑資助市民搭車坐船,並於二○一九年元旦起正式推出,原定一年後檢討計劃成效,再考慮是否優化。

不過,自今年六月起政局動盪,政府突然於今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優化「交補」,比原定計劃提早了最少三個月。相關的「交補」優化方案提高了補貼比例及補貼額,但申領「交補」的門檻卻絲毫未動,市民仍需每月公交開支滿四百元後,多出的金額才能獲得補貼。

面對政府在未諮詢立法會意見前便宣布「交補」優化方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恒鑌表示,對於政府沒有下調「交補」門檻感到失望,形容政府是本末倒置,因為現時能夠「拎盡」補貼上限的市民只佔極少數,即使提高補貼上限,受惠的人數亦不多,反之下調門檻便可令更多市民亦能獲益。翻查資料,「交補」實施首十個月,能夠「拎盡」全數三百元補貼的人士,只佔領取補貼人士總數的百分之○點○四,即大約八百八十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