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觸發的全國示威衝突持續至今,已造成超過二十人死亡,國會領袖甘地狠批總理莫迪「徹底無視民意,選擇用野蠻暴力鎮壓異見」,形容此舉不為民主制度所接受。
引發今次騷亂的修正案於二○一六年開始醞釀,直至今個月在議會通過。修正案規定,來自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阿富汗的印度教、錫克教、佛教以及天主教等的非法移民,可以獲得印度公民身份,而且申請期限也大為縮短。然而有關修正案被指刻意忽略了回教徒,被質疑是莫迪支持的印度教政黨,企圖將國內回教徒邊緣化的措施。
儘管印度有八成人口是印度教徒,但由於印度有十三億人口,佔一成多的回教徒,人口也有近兩億,是世界上僅次於印尼和巴基斯坦,人口第三多的回教社群。新德里政府解釋,新的修正案並非刻意針對回教徒,之所以將回教剔除在外,是因為巴基斯坦等國皆是回教國家,回教徒不會因為宗教原因受到迫害。當局的說詞,顯然不能說服大眾,更令事態火上澆油的是,莫迪明顯低估民意的怒潮,不惜採取鐵腕政策平息事態,包括動用軍警鎮壓、切斷互聯網以防止傳播「假新聞」等。另一方面,印度內閣通過明年進行人口普查,外界憂慮當局通過建立公民登記資料庫,將回教徒剔除在外。
示威風暴意外延燒到寶萊塢。一名知名導演日前公開向包括被譽為「印度良心」的阿米爾汗等三位演員喊話,呼籲身為回教徒的他們,就《公民身份修正案》表態,由此亦可折射事件在印度社會的敏感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正案之所以引發軒然大波,與近年莫迪愈來愈向民族主義靠攏有關。印度早前舉行大選,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大勝,莫迪成為首位連任的非印度國大黨的總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過去幾年的經濟表現不佳,失業率創四十多年來的新高。
莫迪及印度人民黨的致勝之道,就是將民族主義、愛國心和國家發展綑綁在一起,為政治對手和批評者扣上「賣國」的帽子,企圖營造「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事實上,早在莫迪還在古吉拉特邦執政時,當地曾發生大規模宗教暴力事件,當地回教徒正是最主要受害者。莫迪就任總理後,進一步出台更多印度「印度教化」措施,例如把一些具伊斯蘭色彩的地方改名;部分本為回教徒的土地,收歸作修建印度教建築物之用;取消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更是莫迪在犧牲回教徒的基礎上,向印度教社群交出的一份投名狀。據報道,印度政府計劃訂立新法,要求民眾開銀行帳戶前先申報宗教信仰,可見「印度教化」已深入到生活的每一方面。
不管怎麼說,新德里當局今次修法,是徹頭徹尾的種族、宗教歧視,但以「世界警察」自詡的美國,卻只是不痛不癢地譴責幾句了事。莫迪早前訪問美國,跟特朗普同台大搞「親善騷」,兩人以朋友互稱。反觀在中國對待新疆少數民族的問題上,山姆大叔磨刀霍霍,動作頻頻,兩套標準,親疏有別,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