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引入六百輛專營的士,並建議起錶收費三十六元,較現有的士收費貴近五成。競爭事務委員會質疑政府推出專營的士無助滿足公眾對改善的士質素的要求,規定專營的士的起錶價高於現有的士,會造成專營的士及現有的士價格減少競爭,此舉限制市場力量影響現有的士改善,又批評政府過度規管現有的士,保障其免於市場競爭,促請政府為的士行業更廣泛改革。的士業界亦反對專營的士政策,認為現時的士司機收入低,難以吸引新血入行,改善服務質素,促請政府勿再拖延審批的士加價申請。
競爭事務委員會向立法會《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委員會提交意見書,開宗明義地指出現時本港的士服務未能滿足社會需求,是由於政府過度規管的士行業,亦未有因應近年的科技發展而調整,導致本港的士服務缺乏競爭,即使的士行業內有人想改善服務,但由於市場機制不存在,無論其服務質素有否改善,亦對其生意影響不大。
對於政府推出專營的士,是回應公眾對較高質的個人化點對點公共交通服務的需要,競委會認為現時的專營的士方案未必能夠達到此政策目標,因為專營的士數量只有六百輛,佔現時全港的士總數約三十分之一,故對整體的士市場影響有限,而且政府規定專營的士的起錶價高於現有的士,似乎是刻意減少專營的士及現有的士之間於價格上競爭,此舉不單止限制了市場力量對現有的士的影響,而假設消費者會主動要求支付較高的車費亦屬不合常理。
競委會認為如果由市場決定專營的士收費,消費者可能以較低車費換取質素相近的服務,若日後專營的士數目增加,現有的士亦會面臨競爭壓力而改善服務。因此,競委會指,當消費者本應可用較低價錢獲得同樣優質服務,但政府卻強制設定較高車費,實屬不符合公眾利益。
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表示,的士業界一直反對政府推出專營的士,他指現時的士司機老化問題嚴重,需要吸引語言能力及懂得應用新科技的新血入行,但礙於現時的士收費低,收入不具吸引力而無法成事。他稱,的士業界早於去年便提出加價申請,但政府至今仍未審批,促請政府勿再拖延。
運房局回覆,明白競委會從競爭角度提出意見,但強調引入專營的士本質上絕不會令的士市場競爭減少,反而有助促使普通的士業界進一步提高其服務質素。該局又指,政府已諮詢不同持份者,平衡各方才得出建議方案,能回應社會上對服務質素較佳及具備「網約」特色的個人化點對點公共交通服務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