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首揭 棕櫚硬脂損海洋物生育率

【本報訊】前年八月珠江口有貨船相撞洩漏大量「棕櫚硬脂」,當中有約二百噸「棕櫚硬脂」流入本港西南面海域,污染海洋生態。香港大學耗用十八個月進行全球首項相關研究後發現,「棕櫚硬脂」在水中分解十分緩慢,即使過了一年仍有近九成未能分解,會大大減低部分海洋生物的生育率,並會抑制微生藻類生長,更能引致浮游的橈腳類動物、輪蟲及豐年蝦死亡,相關研究已於國際期刊《環境科學及技術》上發表。

分解極慢 抑制微生藻類生長

「棕櫚硬脂」洩漏事件發生前,全球並無記載任何關於「棕櫚硬脂」的生態毒理研究資料和數據,導致當時本港科學家和環保專家未能科學化評估事件對生態的風險。事故後,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梁美儀及其團隊,就「棕櫚硬脂」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的影響進行了十八個月研究,並到洪聖爺灣、深水灣、淺水灣等地,監察岩岸潮間帶生物、海水和沙泥中脂肪酸的濃度。

研究結果發現,在事故發生後約一星期,各種海螺類的軟組織、海水及海沙的樣本中均錄得高濃度的脂肪酸,特別是與「棕櫚硬脂」成分脗合的「C16:0脂肪酸」。由於事故後有大批市民及政府部門到海灘清理,研究指在事故後四個月,海水和海沙的脂肪酸濃度已回落至自然水平,但海螺體內含有的脂肪酸濃度仍然偏高,相信因為其習慣過冬前增加攝取食物來儲存能量所導致。

研究又發現,「棕櫚硬脂」在水中的分解速度非常緩慢,即使在海水中擺放一年,接近九成的「棕櫚硬脂」仍未能分解,而且「棕櫚硬脂」對浮游動植物的負面影響最為嚴重,不但會抑制微生藻類生長,亦能引致浮游的橈腳類動物、輪蟲及豐年蝦死亡。研究又指,海水青鱂魚及底棲的橈腳類動物對「棕櫚硬脂」的耐受性較高,但「棕櫚硬脂」能導致底棲的橈腳類動物生育率大大減低。

研究團隊綜合所得數據,並科學化評估事故的生態風險,發現事故初期「棕櫚硬脂」生態風險甚高,所有六個研究地點的系數均高於一,代表屬高生態風險;事故發生四個月後,相關生態風險才回落至較安全水平,其中四個研究地點系數皆低於一,其餘兩研究地點風險系數低於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