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過去不斷填海發展,令天然海岸線逐漸消失,不利生物生長。土木工程拓展署計劃在東涌新市鎮擴展近岸填海工程,並首次建造生態海岸線,設紅樹林、岩石及直立式生態海岸線,保護近岸土地,供海洋生物棲息,亦讓市民在近岸進行親水活動。生態海岸線的造價較傳統海堤多約六千萬元,佔整體成本約一成。
一般的海堤多由直立式及斜坡式組成,物料多為混凝土和花崗岩,磚面較平滑,不利生物生長。土拓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方學誠指一般海堤有陽光照射時,磚面表面溫度可達攝氏五十度,會灼死生物。生態海岸線採用特製生態磚,表面較粗糙可儲水,酸鹼值為pH9-10,模仿天然海岸線,讓海洋生物棲息。
土拓署工程師潘偉榮指,擬建的東涌生態海岸線,分別設有一點二公里的紅樹林生態海岸線、零點八公里的岩石生態海岸線及一點八公里的直立式生態海岸線,全長三點八公里。構思建有梯級及觀景平台,減少欄杆,讓市民作親水活動,但設計仍會以安全為首。
該署曾到澳洲悉尼考察布朗格魯保護區的人工海岸線,目前以小蠔灣作試驗場,建造紅樹林及岩石兩款海岸線進行測試,效果不俗,已有生物出沒。紅樹木將種植多種香港原生物種,如老兒簕、水筆仔、木欖、桐花樹、白骨壤、欖李等等。生態海岸線工程會與東涌新市填擴展工程同步進行,節省建造時間,並回用本地海泥避免外物入侵,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
土拓署現正與香港大學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在西貢、屯門龍鼓灘和沙田馬料水的海堤,放置生態海岸設施作實地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