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黑暴打殘零售 轉型還是死守

內地今年「雙十一」交易量再創紀錄。據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購平台早前公布,「雙十一」全日總交易額達到破紀錄的二千六百八十四億元人民幣,其中最驚人的是在天貓購物節開始後僅一小時三分五十九秒,交易額便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反觀香港,因受持續數月的示威活動影響,經濟增長不但連續兩季收縮,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困境,本地零售業更進入「寒冬期」。

摒棄傳統思維 以新渠道吸客

據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十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百分之廿四點三,除連跌九個月外,更為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令人擔憂的是,現時社會騷動短期內似乎未有停止迹象,零售業一時間恐難反彈,因此業界需想辦法自救。

綜觀近年內地網購潮流的興起,以及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的蓬勃發展,反映出世界各地年輕一代消費者(特別是九十後和○○後),對網上購物依賴程度愈來愈高。故本港零售商有必要改變倚靠實體店銷售商品的傳統思維,為店舖增設網店,或加大在網購方面投放的資源,為店舖增加銷售渠道,撐過「寒冬」。

事實上,從另一間內地電商平台京東,將發展香港市場定性為拓展全球市場的第一步,以及今年「雙十一」期間,來自香港的訂單急升五倍,都可看出在香港經營網店是有利可圖。而網店最大優點是不受時間限制,又不需要投入大量租金及裝修費用,可為經營者節省不少前期成本,縮短回本周期。

改變策略 另謀蹊徑 絕處逢生

不過,現時本地零售業似乎仍未如內地般大規模地發展網上銷售平台,一方面或是受到傳統經營思維的桎梏,認為有一間實體店才能稱為「有頭有面」,令客戶可實質地接觸到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許多本地零售商戶缺乏經營和發展網上平台知識和經驗,因此不願在這方面投放資源,或是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態,從未認真地將網店視為增加客源的渠道。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現時本港社會局勢動盪,對經營實體店的零售商戶的確造成嚴重打擊。但死守不是辦法,未來相信是網購天下,但若藉此機會下決心另闢蹊徑發展網店,不但有機會絕處逢生,也許還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