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區選大敗暴露港府誤判 取締毒媒刻不容緩

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失敗,直接說明港府的情報工作、政治領導工作和統戰工作的全面失靈、失策、失敗,間接說明北京方面在香港地區事務上有重大誤判。不僅說明了香港社會集體對暴力、無道德、恐怖化採取縱容態度,還說明了香港社會(尤其年輕一代)中有超半數以上選擇成為針對港府、港府周邊力量(警隊等)以及北京方面的徹底的對立面。這種對立是深入骨髓、內外因素無法撼動只會加劇的對立。

管治團隊 政治無能

此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從更深一層分析,根本原因是當前管治團隊的政治無能。這種由上而下的政治無能,將間接影響台灣問題上的中方和平斡旋效果,有可能導致北京最終轉而訴求武力統一。中美貿易戰從局部領域鬥爭也將因為更多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升級為舉國鬥爭,金融戰可能性陡然攀升。

很明顯,隨着選舉中建制派大敗,這盞指路燈很大程度不姓中國、不姓中國香港,而改姓英美的香港、獨立的香港。儘管北京方面在正式管道上仍然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的本質定位,但也會淪為一紙空談。香港大部分市民已經過選票歷史性的宣告正式和北京割席,中國香港是一廂情願,如同中國台灣。

區議會選舉結果將導致未來港府及其周邊力量在施政和運作過程中步履維艱,進而導致香港管治團隊的決策無法走出長官官邸,成為被架空、兩面不討好的傀儡;其中最淒慘當屬香港警隊,這支擁有光榮傳統和頂級專業能力隊伍從此更避戰自保。

儘管區議會所管轄事務原本只局限在基層運營及社會瑣碎,應當挑戰不大,問題不難;但因為香港基層社會本身高度複雜,內外部政治力量盤根錯節,以及新當選的非建制派區議員大多數只識選票行銷、不識政治管理,將導致香港未來基層矛盾不斷、親建制派力量在缺乏有效支援情況下顯著萎縮,底層民眾傾向用民粹辦法解決問題,以及更大程度的外部獨立勢力的滲透和作用。

吸取教訓 重謀對策

過去二十年中央政府進行的對港統戰工作宣告徹底失敗,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因為後繼者的無能遭受自殺性重創。這是談論未來治港對策的起點但不是終點。治港對策應當深刻吸取這六個月的暴動教訓,從中總結經驗,紮實推進工作,從頭做起。當前問題,一是碾碎舊的香港傳媒,建立新的本土媒體。

首先,取締黎氏傳媒。長者二十多年前對香港媒體的批評至今音繞耳畔。多麼富有遠見和智慧的評價(經典的「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至今毫不過時。中央政府必須選派有能力、有資源及有責任意識的媒體到香港扎根,和當地親中勢力結合,與黨組織肩並肩,一起做好本土化工作。不能讓香港市民生活在片面的輿論環境之中。要培養市民的擔當精神、家國精神、旗幟鮮明的反對一畝三分地的淺見,反對個人利益高於集體利益的西式意識。要讓香港市民的親中勢力得到經濟好處的同時,逐步兌現政治承諾;要讓反北京勢力受到威脅和破壞。

「災後重建」 誰人買單

二是靜待民主黨派區議員交出的成績單。目前所當選的民主派各區議員,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年輕的、尚且需要大量實踐的反北京人士。這些人擅長選票政治和街頭政治,未必擅長和平建設及經濟建設。他們在過去六個月看到了民主黨派人士的作為,也看到了廢青的作為。他們既然當選,理論上就應當承擔起「災後重建」工作。但他們是否願意為廢青的破壞買單,能否為各區基礎建設提出有效解決辦法尚需要時間考驗。一個大膽的預測是各區內部議會的口水戰將愈演愈烈,因為香港市民的勤奮,街頭的破壞不出數月就能恢復如常。但等時間的推移,人們總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等到那時候,才是真正讓區議員交出成績單的時刻。

這是短期內治港對策,但明顯需要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過去二十年釀成的苦果,難於一朝一夕之間改變,惟有通過時間才能解決香港根本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