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燒恐患川崎症

發燒是兒童常見的患病現象,但若高燒不退,就要小心可能患上川崎症。川崎症是一種幼兒急性心臟病,五歲以下的幼童是主要病發群組,本港每十萬人有四十人患川崎症,患者比例雖不高,但若延遲治療,則可引致心臟病,死亡率約為百分之一。有兒科醫生提醒家長,須留意子女發燒,若莫名地久燒不退,便要提高警覺、及早送醫。

川崎症至今仍是一種原因不明、但可引致全身血管發炎的病症。該症的命名源於首位發現此症的醫生是日本的川崎醫生,而川崎症亦多發於日本人,有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在日本,每十萬人就有兩百至三百人患川崎症,較本港每十萬人有四十人患川崎症高得多,香港每年的新症約有一百二十宗,男女患者比例是三比二。

徵狀與麻疹相同

兒科醫生趙長成指出,川崎症的病徵多為發高熱,持續發燒攝氏三十九度至四十度超過五天,手掌及足部紅腫,出紅疹、眼白充血、嘴唇乾裂,舌頭表面呈草莓粒狀及手腳腫脹等。川崎症徵狀與麻疹相同,兩者初期病徵都會發燒、眼睛紅、淋巴腫大,但川崎症的發燒時間持續更長,且五大徵狀會逐漸同時浮現,故若兒童久燒不退,就要留意是否罹患川崎症。

至今沒預防方法

川崎症雖不會傳染,但會影響患者的心臟,若延誤治療,三分之一患者有可能出現心臟血管瘤,百分之一患者會突然因心臟血管梗塞或爆裂而急性死亡。趙續說,川崎症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注射丙種免疫球蛋白,一經注射後,患者可於兩天內退燒。現時能夠在一周內確診並注射丙種免疫球蛋白,十個患者有九個都能痊愈。

由於該症成因不明,故至今沒有預防川崎症的方法,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更為重要。趙長成憶述,曾有一名一歲多的嬰兒發高燒四十度,家長初以為是嬰兒出牙引致高燒,待發燒至第三天,家長才帶嬰兒求醫,趙診斷後確診嬰兒患上川崎症,立即為其注射丙種免疫球蛋白後痊愈。趙提醒家長,孩子出現發燒徵狀後,要保持警覺,切勿掉以輕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