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旅行勿亂食 提防旅遊者腹瀉

旅遊者腹瀉是腸胃道感染疾病,通常都是由傳染性的微生物所引起的。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攝取受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食水。當中微生物包括細菌、過濾性病毒及寄生蟲。其中例子有大腸桿菌、胚胎彎曲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輪狀病毒和亞米巴蟲等。

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有如其名,旅遊者腹瀉多發生於出國旅遊的人士。患者一般會突然有腹瀉、肚痛、疲倦、惡心、肚脹及軟弱無力等症狀。這些症狀一般較為輕微,只會維持一至五天,其後會自動痊愈,只有極少數會持續一至二星期。所以除了要適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之外,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不過,少數患者會有發熱、及大便帶血或黏液等較嚴重的症狀。兒童及長者水分少及抵抗力較差,為較高危的組群而需多加留意。

輕微腹瀉的患者可自行試用止瀉及止腹痛的藥物。同時患者亦需及時補充身體所流失的水分,或須飲用特製的口服補充水分的溶液。情況嚴重時,例如流失大量體液、發熱、大便有血或極度軟弱無力時,應即就醫。因為患者可能需要經靜脈點滴注射營養液,並隨時觀察或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注意個人和食物衞生

旅遊者腹瀉現時未有疫苗預防,同時也不建議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預防。反之,預防旅遊者腹瀉最佳的方法是注意個人及食物衞生。首先,如廁後、預備食物前及飲食前均要用充分洗手。此外,食物要徹底煮熟及食水要煮沸。同時,特別是身處衞生情況較差的地區,應避免飲用品質不明的水及飲料,以及進食未妥善加熱處理的食物。當然,旅行後如有任何不適,求醫時應要向醫生好好交代清楚旅行的時間及地區等資料,以方便醫生診症。

香港醫院藥劑師協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