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異樣目光警子女怕上堂

社會衝突持續近五個月,香港青年協會調查二千六百多名中學生心理健康發現,若以十分為滿分,約四成二受訪學生自評壓力指數達七至十分,屬偏高水平,亦是近三年最高。近四分一受訪中學生坦言因「社會氣氛緊張」而感到擔憂;近一成受訪者指朋輩間因對社會事件存在不同意見,而引發衝突,或被同學排斥、欺凌,形成精神壓力,有警察子女更因同學「目光異樣」而逃避上學。

最擔憂考試成績 唔夠休息

青協全健思維中心在九月至十月,訪問了十四間中學共二千六百八十五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結果顯示,五成一受訪學生出現抑鬱情緒表徵,三成四人過去一星期難於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近三成人會為一些以往不受困擾的事而煩惱,兩成六人睡得不好。校園生活方面,受訪學生最擔憂的首三件事依次為應付測驗或考試、成績未如理想及休息時間減少。

學業之外,近日的社會情況亦困擾部分學生,有初中生與警察父親同住,因同學都知道其父的職業,甫開學已感到同學的異樣目光,令他怕與朋友接觸,開學一個月已「不想返學」,曾「詐病」逃避壓力。另有女生因好友的家人是警察,她擔心與好友表現親密,遭同學討厭,離棄好友亦「無義氣」,左右為難,十分苦惱。

盼校園安排活動 放鬆心情

調查問及受訪者期望學校提供甚麼情緒支援,近六成九受訪學生指學校應調適功課量,減低學習壓力;三成七受訪者希望學校安排一些班際或級際活動,放鬆心情;兩成一認為學校可提供安全的空間,讓學生表達和調整情緒。父母又能做甚麼呢?四成半受訪學生希望父母給予自主空間,讓他們可自行解決問題;四成人希望父母減少負面批評;三成二希望父母放下主流價值觀,尊重他們的想法。

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徐小曼表示,當大家面對分歧時,家長或老師應學習讓青年有思考及選擇機會,而非強調「我的意見一定比你好」,師長亦應讓學生明白其擔心所在,盡量透過協商找出可行做法。青協又稱,在紛擾的社會氣氛及網絡資訊下,青年往往需要花更大氣力,才能專注學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