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仿真肉藏高鈉陷阱

素食餐廳近年流行使用「植物性肉類」製作食物,這種「素肉」的味道幾可亂真,甚至用特別技巧模擬半生熟肉類的「血水」,背後的生產過程未必人人知。食物安全中心在新一期的《食物安全焦點》介紹植物性肉類的製作過程,亦解構目前仍在研究階段、以動物細胞培養出來的「培養肉」。

愈來愈多海外食肆及食品雜貨店售賣植物肉或素肉產品,包括雞塊、漢堡肉餅等,其實植物肉類早在傳統的中式素菜都有出現,例如以腐皮製成的「齋雞」或麵筋製成的「齋滷味」,都是植物性肉類,即是由植物蛋白質所製成的仿肉。

紅菜頭汁仿血 椰子油代脂肪

近年素肉產品推陳出新,在味道及外觀上更像真肉,甚至會添加紅菜頭汁來模擬血水,加入椰子油模仿肉類脂肪,燒烤時會發出「嘶嘶」響聲。

植物性肉類生產的首個步驟,其實是從大豆、小麥或豌豆等植物來源萃取蛋白質,然後將蛋白質萃取物加熱、擠壓和冷卻,令它具有肉的質感。最後加入其他配料及添加劑,例如調味劑及染色料,就可以仿製出肉的風味、味道及外觀。

不過,食安中心提醒,為保持產品的質感及風味,這些植物肉都會添加不同的含鈉調味料和添加劑,小心會有「高鈉陷阱」,購買前要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對比其他產品的營養成分,選擇含有較少鈉及脂肪的植物肉。

試管肉成本昂 尚未推出市場

至於「培養肉」是另一種新興的肉類替代品,又稱為實驗室培養肉、試管肉,是在實驗室由動物細胞培養出來的肉。生產培養肉首先要從目標動物提取肌肉細胞,讓這些細胞在培養基中增殖,然後在受控的環境下生長為肌肉纖維。不能由肌肉細胞合成的營養素,例如鐵質及維他命B12,會加以補充,出品時就會有營養價值,同時又似真肉。不過,這種培養肉產品目前尚未推出市面,主要因生產技術既耗時,又需要大量人手及高昂成本,而且細胞培養的肉只能長成小塊,故培養肉只適合用於製造漢堡肉餅或香腸等加工肉類或碎肉產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